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810)
期刊文章(4859)
会议论文(92)
学位论文(18)
图书(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677)
地方风物 (36)
地方文献 (34)
非遗保护 (19)
才乡教育 (11)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5)
红色文化 (4)
按年份分组
2009(276)
2008(281)
2007(255)
2005(210)
2001(169)
1999(115)
1996(119)
1993(84)
1991(72)
1986(88)
按来源分组
中国人才(3)
中国铁路(3)
经济论坛(2)
中国卫生政策(2)
广西商专学报(1)
大连大学学报(1)
企业活力(1)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1)
医院管理论坛(1)
商场现代化(1)
谈《世医得方》的灸疗特色
作者:黄世福 蔡国弘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灸疗    灸法  危亦林  骨伤科  灸治  特色  元代  医学  针灸 
描述: 《世医得方》,系元代江西南丰医学教授危亦林(1277—1347)所编著。该书乃取平时所用古方,验而无失者,并与其家传五代以来得之师授者,类萃而成。于至正五年(1345年)刊行。书中按元代医学科目
《世医得方》伤科证治特色
作者:邹来勇 涂国卿 汤群珍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方》  伤科 
描述:《世医得方》系元代骨伤科医家危亦林所著,其对骨伤科病症的治疗,最重要贡献是悬吊过伸复位法治疗脊柱屈曲骨折。而在伤科方药应用方面,危氏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不但载有经验古方,而且详述了家传
《世医得方》眼科学术成就举要
作者:肖家翔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眼科    形成与发展  病因病机  中医世家  辨证  五轮八廓学说  眼病  危亦林  木论 
描述:《世医得方》为元代医学家危亦林所著.亦林出身于中医世家,其伯父熙载精于眼科,亦林得其真传,因而在《世医得方》中列“眼科”,一卷,以明后学,影响极大,兹就是书有关眼科论述作一探讨,举其要者于后,冀
危亦林及《世医得方》
作者:相鲁闽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方》  外伤科  麻药 
描述:科兼妇人杂病三十三门,五
对元代名著《世医得方》的研究
作者:徐春娟 陈荣 陈建章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方》  学术思想  现代研究 
描述:、玉屏风散、归脾汤、二妙散等活跃在现代临床;《世医得方》早年就传至日本、朝鲜并对其骨伤学形成了影响,脊椎骨折复位及固定术技术等使中医正骨在中世纪流传至西方。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方》突出成就主要是骨伤科
《女科百全书》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程志源 吴苏柳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科百全书  龚居中  源流  校注妇人良方  学术思想 
描述:的准备等。[结论]《女科百全书》为辑录本,其书博采众长,作者学术观点鲜明,为中医妇科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生育保健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其所述生男生女、转女为男之法等理论应当摒弃。
临川一中:和谐的校园 人才的摇篮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临川  临川  视听阅览室  视听阅览室  重点中学  重点中学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江西省  江西省  风雨操场  风雨操场  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  实验室  实验室  研究生  研究生 
描述:研究生学历教师56人。教师们爱生如子,诲人不倦
首次评选“黄鹤英才”文化人才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建立武汉市文化艺术奖励制度,加快高层次文化社科人才培养,出台《“黄鹤英才(文化)计划”实施办法》,首批评选20名左右,给予奖金、政策扶持。 ◎启动便民书报亭建设项目,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兴办实体书店。提升50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善市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体系,开展好“书香江城——全民读书
武汉2014卫生黄鹤人才实施方案出炉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长江商报消息 限额20人,每人发放20万元扶持资金 本报讯(记者 韩立山)昨日,记者从武汉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武汉2014卫生黄鹤人才实施方案出炉,5月31日前接受申请,限额20人,获选后每人一次性
人才测评:帮你重新认识自己:本报记者 黄希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掉手机,屋子里静得只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一张100多道选择题的答卷摆在面前,我需要在20分钟内完成。 两天后,一叠厚厚的“诊断报告”交到我的手中。“根据测评结果,你的个性特征及工作行为风格是这样的……”。 我很诧异,一份试题竟然清楚地描述出了我的性格特点、工作行为风格、潜在的特质、能力和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