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7)
报纸(188)
学位论文(25)
图书(8)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31)
红色文化 (28)
地方文献 (19)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17)
2011(32)
2009(34)
2006(19)
2005(8)
2003(25)
1990(10)
1982(6)
1935(3)
1929(2)
按来源分组
司法公报(5)
潍坊日报(2)
戏文(2)
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1)
财经杂志(1)
戏剧艺术(1)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1)
法学杂志(1)
东方杂志(1)
丽水日报(1)
亮工参与刊刻金圣叹批评《水浒》、古文考论
作者:陆林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亮工  金圣叹  “腰斩”《水浒》  《天下才子必读书》 
描述:》和《天下才子必读书》的刊刻
老同志畅谈《历史瞬间》──李纪、祝春林代表部党委向老同志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公安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同志  人民公安  座谈会  “枫桥经验”  公安保卫工作  历史教育  社会主义  公安工作  老干部工作  公安民警 
描述:老同志畅谈《历史瞬间》──李纪、祝春林代表部党委向老同志拜年1月22日上午,公安部部分老领导、老同志应邀参加了由《人民公安》编辑部和办公厅秘书二处联合召开的迎新春座谈会,就《人民公安》开辟
跨越时空的研究──评唐玲玲、伟民《苏轼思想研究》
作者:石川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思想  哲学思想  《苏东坡传》  自然观  中国文化史  苏武  通古今之变  和陶诗  书法美学思想  王安石变法 
描述:跨越时空的研究──评唐玲玲、伟民《苏轼思想研究》
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葛志毅著《周代分封制度研究》
作者:林原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分封制度  《周礼》  文献资料  古文字资料  春秋时代  西欧中世纪  周代国  诸侯  中外比较  《尚书·洪范》 
描述: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葛志毅著《周代分封制度研究》林原葛志毅所著《周代分封制度研究》一书已于1992年12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字,对周代分封制度的形成、发展及解体过程予以全面系统
《四库全书》著录亮工《同书》考并补《四库撤毁书提要》
作者:刘奉文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  亮工  李清  提要稿  抄本  十三年  著录  同异  乾隆  总目 
描述:严命对《四库全书》重新检察。结果,同年八月,发现了亮工的《读画录》有“违碍”之处,下令照签撤改,但还没有把
陈洪绶的《陶渊明故事图》——兼论陈洪绶与亮工的交往
作者:吕晓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亮工  陈洪绶  陶渊明  陈氏    书影  画家  图卷  句图  无弦琴 
描述:陈洪绶(一五九八-一六五二),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人物画家,与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亮工“一六一二一一六七二),字元亮,一字减斋,号栎园、陶庵、缄斋、栎下先生等,祖籍河南符
为手表装上“中国心”——记鸣皋对发展国产手表的贡献
作者:江有祺 郭良玉  来源:上海工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国产  发展  进口  手表  贵重物品  状况  改变  年代 
描述:为手表装上“中国心”——记鸣皋对发展国产手表的贡献
慧眼识荆楚 壮志满长江——记香港永资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者:赵中炼 骆名芳  来源:中国外资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司董事长  荆楚  长江沿线  香港  喷胶棉  武汉  鄂州  黄鹤  黄石  中国外资 
描述:浩荡长江一泻千里,它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只要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任何一个平凡的灵魂都会得到升华;只要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个人的生命便充满力量;与民族之河共沉浮,痛苦就只是短暂的,而欢乐将会永恒。
在全社会营造自觉维护交通秩序的大气候——李纪副部长就道路
作者:邵群红  来源:汽车与安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秩序  交通安全工作  答记者问  副部长  机动车  公安交通管理  安全状况  直接经济损失 
描述:3
《尚书·官》与《周礼》关系考论——兼谈西周的公卿官学与孔
作者:翟奎凤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六卿  三公 
描述:对西周所代表的礼乐文化又有着历史性地突破,自觉和直觉的道德理性主义是孔子儒学的历史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