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22)
报纸(750)
学位论文(164)
图书(142)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94)
地方文献 (13)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439)
2011(495)
2009(434)
2007(372)
2002(225)
2001(219)
1998(183)
1996(223)
1988(129)
1979(36)
按来源分组
海内与海外(10)
史学集刊(8)
人文杂志(6)
求实(4)
财经研究(3)
中华书局(2)
中国科技投资(2)
今日中国出版社(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国医疗保险(1)
批评家的尴尬
作者:梁陆涛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作家批评  人品与文品  文学作品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创作个性  批评教育  中国文学史  批评视野 
描述:批评家的尴尬梁陆涛文学批评当然要批评作家。不过这个“批评”必须结合作家的作品来进行,也即是说要把作家真正当成“作家”去评说。离开作家的作品,把作家当作普遍意义上的“人”来评品,亦即对其“人品”作出论断,那不是也不应当是文学批评的任务,更不是文学批评家...
考能力 重素质 求创新——从“本题不提供参考答案”说起
作者:吴新安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供参考  议论文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答案  教育方法  语文试题  王安石  学生  表达能力 
描述:,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堪称“寒教”典范。这种家教常为今人所推崇,香港亿万富翁包玉刚、李嘉诚等,深知“千金难买幼时艰”的道
陆佃尊师无向背
作者:陆茂清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佃  王安石  尊师  青苗法  新政  灯油  熙宁  参知政事  实施改革  宋神宗 
描述:),着手实施改革,推行新政。是年秋,陆佃入京参加会试,前在相府拜谒王安石
古代诗人爱种树
作者:宏峰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人  柳宗元  王安石  “五柳先生”  唐代诗人  陶渊明  桂花树  杜甫  《忆江南》  戏题诗 
描述:我国古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爱植树,被文坛传为佳话,也为后人所称道。 晋代诗人陶渊明特别爱种柳。送他的雅号是“五柳先生”。唐代诗人杜甫爱种桃树。他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
人杰地灵的江西
作者:周銮书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灵  江西  王勃  朱耷  王安石  《滕王阁序》  吉安地区  曾巩  抚州地区  南方经济 
描述:唐代诗人王勃,在他的《滕王阁序》中,给江西以“人杰地灵”的美誊,千百年来盛传不衰,这对江西无疑是很高的评价。 江西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素称“鱼米之乡”。地下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多类名目的矿藏,可谓有色金属王国。境内江河纵横,赣江从南至北贯穿全省,与
两相比较 迪启思维
作者:杨金达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  柳宗元  引导学生  游记散文  小石潭记  王安石  登记表  褒禅山  石钟山  讲析 
描述:学生
为富人辩护思想解析
作者:叶坦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人  富民思想  不抑兼并  富国论  司马迁  思想主张  发展史  王安石  工商业  商品经济观念 
描述:的逐渐弱化(并不排除一个时期人为地强化),和民间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在这一时期,富民的呼声渐趋高涨。自孔孟、荀子、司马迁等人而降的广义富国论道统(含富民思想在
崔白艺术简论
作者:徐建融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黄体  中得心源  院体  艺术成就  苏轼  画法  徐熙  王安石  写生 
描述:体趋亦趋,既不去深入生活、又不敢自出胸臆的画风,陈陈相因,墨守旧规,一种“世俗之气”,令人望而生
唐宋诗人 咏水利
作者:王勤山  来源:水利天地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利发展  唐宋诗词  梯田  王安石  水车  杜甫  宋代  诗国  诗歌  诗经 
描述:代伟大诗人杜甫所写的“连筒灌小园”的名篇佳话已为世人欣赏。你倘若留心翻阅宋代诗词,为水车唱赞歌的诗更是数不胜数。王
华山洞外的红叶(散文)
作者:徐凤霞  来源:写作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洞  王安石  褒禅山  裁判员  手提灯  洞底  新闻  尽头  充电  老师 
描述:束至今没人探到华山洞尽头的历史。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准备了几个星期,买了充电式手提灯,做了手杖,还聘请教写作的老师作我们的裁判员,以便能公平地评出这次行动的“探索勇士”和“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