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笔下的经典女性人物对比
作者:梁军童  来源: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女性人物 
描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作为同一时代的人文主义推动者,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经典女性形象。他们笔下的女性都具有强烈的婚姻自主意识,并敢于争取自己的婚姻幸福。这些女性也是整个作品的中心,操纵着故事的发展。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六朝之外:对于汤显祖两首诗的鉴赏和解读
作者:刘竞飞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六朝诗风  《春游即事》  《江馆》 
描述:向六朝诗歌学习,是汤显祖对抗明代中期以来"诗必盛唐"文风的策略之一,但汤氏本人的诗歌却并未完全为六朝诗风所笼罩,《春游即事》和《江馆》分别体现了汤显祖早期和晚期对六朝诗风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超越。
试论汤显祖的《花间集》评点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评点 
描述:了词境与诗境、词境与画境相比较的批评视角;在词史方面,探讨了花间词的艺术渊源,也探讨了花间词对宋词乃至元明曲的影响。鉴于汤显祖在文坛的地位和评点本身的质量,他的评点不仅扩大了《花间集》的影响,推进了
浅析汤显祖戏曲创作的艺术特色
作者:何胜仁  来源: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创作方法  艺术特色 
描述: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戏曲创作方法、精湛的情节组织、构思和戏曲创作的语言。
汤显祖《邯郸记》中的悲剧意蕴
作者:王耀可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汤显祖  悲剧意蕴  黄粱一梦 
描述:《邯郸记》作为汤显祖“临川四”的最后一,也是汤显祖最后一部剧作.在这部剧作中,汤显祖把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毕生的感悟,都化为满腔的悲愤、悲悯和悲凉倾注其中,使得《邯郸记》充满了浓厚的悲剧意蕴.
狂禅之于汤显祖的“有情世界”
作者:王树海 柳旭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狂禅   
描述:的一种借助,抑或是精神困扰的一种排遣。在有明一代文学的田园中,汤显祖是一方生机勃发的芳草地,几度得到佛禅的浸溉滋润。
汤显祖儒佛思想的交替转换
作者:任雪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儒家思想  佛教思想  思想转换 
描述:汤显祖作为我国一位伟大的戏曲家,其所处的时代正是明代社会各种思想汇聚并发展的时期,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汤显祖身上呈现出儒、佛思想的交替转换,其一生徘徊于“儒检”和“游仙”之间,二者在其身上
从《牡丹亭·惊梦》看汤显祖对情的肯定
作者:杨丽宏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思想核心   
描述: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思想上受王学左派影响极深,崇尚个性解放,反对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牡丹亭》是最能体现汤显祖思想的剧本,其中“惊梦”又是最能表现
汤显祖贬谪徐闻与他的《贵生书院说》
作者:王小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道学体认  《贵生书院说》  《邯郸记》 
描述: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思想极其复杂,作者以他抗疏被贬为徐闻县典史这一事件为中心,探讨他的道学体认及其“贵生说”的提出,以及他提出的与“贵生说”有关的“瘴疠活人”思想,在他的剧作《邯郸记》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