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劝农》:汤显祖的理想社会
-
作者:张洁 来源:散文百家(学术百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劝农 劝农 理想社会 理想社会
-
描述: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八出《劝农》在《牡丹亭》中并不重要,但他描写南安太守杜宝下乡劝农的欢乐场景,正是他在遂昌劝农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心目中,遂昌似乎已是“世外桃源”,是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戏剧理念
-
作者:任志 畅宁宁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至情 揭露现实
-
描述:汤显祖作为戏曲界的传奇巨擘,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却走了一条独异的人生之路,从热情走上仕途到愤而弃官,他的作品历来受人民群众欢迎,他的“临川四梦”被视为戏剧界的珍品,他的戏剧理念更是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
-
作者:徐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的自由恋爱,传统的婚姻规矩主张门当户对、家长专制,子女必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从《牡丹亭》传播看传统戏曲的传承
-
作者:尹丽丽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牡丹亭》经历了百年的传播和演绎,经历了全本、散出和改编本三种演出的形式,同时还经历了剧本结构、声腔、曲辞和表演的改编,传播方式的改变。这种传播丰富了戏曲舞台,同时也保护了古代的文化遗产。
-
《牡丹亭》称谓语的英译语料库辅助研究
-
作者:禹琳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称谓语 翻译 文化
-
描述:榕培并未追求字对字的翻译,而是本着“传神达意”的原则,创造性地准确再现了剧中各色人物间不同称谓的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英汉称谓语主要分为两大类: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对《牡丹亭》中
-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牡丹亭》英译本探析
-
作者:赵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适应 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 《牡丹亭》
-
描述:采用汪榕培先生英译的《牡丹亭》为案例分析,对比原文和译本,分别从译者对需要的适应与选择,对能力的适应与选择以及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三个方面,探讨分析汪榕培先生为什么选择翻译该作品,以及是如何翻译
-
《傅山进京》江西联袂《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太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于9月22日至28日在江西抚州市举行,由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实验一团演出的新编晋剧《傅山进京》26日晚在汤显祖大剧院献演,倾倒听惯了《牡丹亭》的江南观众。
抚州素有“才子之乡
-
四川南充上演大型舞剧《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西南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9月12日,大型舞剧《牡丹亭》在四川省南充大剧院首演。
当日,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根据明代汤显祖同名戏曲名作《牡丹亭》改编的大型舞剧《牡丹亭》与南充观众见面。《牡丹亭》是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
-
舞剧《牡丹亭》昨晚南充惊艳首演
-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晚,南充大剧院,《牡丹亭》演出现场 记者 余中华 摄
记者 张驰
本报讯 昨(12)晚,由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编排的大型民族舞剧《牡丹亭》在南充大剧院进行了首场演出,来自社会各界的1100名市民
-
9月南充上演大型舞剧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栏稿件由记者 张驰 采写) 《牡丹亭》剧照
剧情简介
南宋初年,唐代诗人杜甫后裔、江西南安府杜太守“二八”之女杜丽娘,情窦初开。后来,她偶遇风流倜傥青年男子、唐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