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苏轼的两次制科考试
-
作者:周云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制科 考试 宋仁宗 宋代 进士科 翰林学士 欧阳修 王安石 选拔
-
描述:参加制科考试,而且均入三等,这在宋代是极为特殊的。透过苏轼两次参加制科考试的特殊经历,我们将对宋代的制科考试有更
-
宋徽宗的御梳
-
作者:黄亚明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徽宗 王安石 梳理 男人 用途 头发 记载 胡须 生理 眉毛
-
描述:女人的头发最易引起男人的幻想。所以,如果她当着某男的面,解散、拨弄或梳理头发,就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生理上的挑逗。不论人或动物,在生理上都乐于
-
“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作何解
-
作者:一赵子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文学 小诗 风送 国文 译作 屠苏酒 爆竹 听觉 触觉
-
描述:生把这里的"屠苏"译作香喷喷的"美酒"了。然而,天气暖和了要喝酒吗?尤
-
浅析苏轼乐观的人生态度
-
作者:韩雪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态度 苏轼 寄情山水 乌台诗案 王安石 司马光 实际效果 不同意见 中进士 用世
-
描述:在心上,依旧热爱生活。 一、寄情山水,力求超越 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坎坷的经历,艰难的处境,让他在“幽人独往来”的日子里,感到苦闷和矛盾。但当这种消极避世的念头在面对赤壁古战场时,却化作了豪迈奋发,从苏轼的心中喷涌而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一开始就从宏大的时空环境中展开,写得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诗人心潮澎湃:遥想当年,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这里谈笑间歼灭了强大的敌军,何等的风神潇洒,何等的豪气冲天!作者自己也不禁欣然神往,想象他那样开创一番事业。
-
北宋时期历史观
-
作者:王立 张艳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司马光 王安石 周敦颐 邵雍 "二程" 张载 李觏
-
描述: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在各个方面都有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史学方面,出现了很多史学大家,著述颇丰,无论是从体裁还是篇幅,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北宋史学作为宋代史学的起点,其作品极为丰富,也极具代表性.
-
生姜
-
作者:文鸽 来源:保健医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姜 王安石 考证 宋代 杀菌 药用 发汗 周代 解毒 寒邪
-
描述:生姜原产我国,上古便有种食生姜的记载。它之所以得此名,据宋代王安石考证,是因为它"疆御百邪,故谓之姜"。生姜有较强的药用和杀菌解毒、发汗、止呕、驱散寒邪的功效。周代以来,就为医家
-
司马光与梅尧臣交游考述
-
作者:刘丽丽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梅尧臣 欧阳修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山西省 御史中丞 资治通鉴 宋神宗 交游考述
-
描述: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因与其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绝口不论政事,致力于编写《资治通鉴》。哲宗元祐元年(1086),起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元祐更化",尽废新法,当政八月
-
金儒赵秉文与宋儒叶适的比较研究
-
作者:王昕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秉文 叶适 史学思想 时代背景 文坛领袖 社会环境 王安石 翰林学士承旨 南宋 金世宗
-
描述:文集》二十卷和《道德真经集解》四卷。
-
欧阳修闹绯闻
-
作者:陈雄 来源:可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张氏 王安石 望江南 可信度 减轻罪行 游戏 人生 开封
-
描述:欧阳修一生很受伤。轰动一时的两次绯闻,将他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推向人生的最低谷。第一次绯闻是欧阳修与"外甥女"的是是非非。这个"外甥女"不是他的亲
-
纠结的新年爆竹
-
作者:张秋蕾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爆竹 空气污染指数 可吸入颗粒物 城市空气质量 火灾 微污染 二氧化硫 首要污染物 北京市 王安石
-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一年,我们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描述的那样,和古人重复着差不多的步骤,辞旧迎新。燃放烟花爆竹已经成为固定下来的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