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都護高昌王世动碑复原并校记
-
作者:黄文弼 来源:文物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昌王 武威 石碑 碑文 高昌国 元史 复原 西迁 虞集 交州
-
描述:损毁数字。后闻石碑因在抗战期间避免兵火,埋藏地下,已不知去向。今因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建立高昌陈列室,特
-
武昌黄鶴樓‘勝像宝塔’的拆掘工作報導
-
作者:蓝蔚 来源:文物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宝塔 武昌首义 黄鹤 塔基 大桥工程 文物 牌坊 雕刻 工作 引桥
-
描述:勝像宝塔在武昌首义公園內警鐘樓(黄鹤樓舊址)前,舊名黄鵠磯头,其地与漢陽‘晴川閣’遙相对峙,浩蕩的揚子江水从它旁边流过。武漢長江大桥修建工程中,勝像宝塔正当引桥的基地,妨碍建設,需要遷移。为了完
-
关瑞梧先生把珍贵文物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
作者:魏松卿 来源:文物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董其昌 刺绣 黄公望 水册 捐赠 宋元 珍贵文物 周亮工 松溪
-
描述:五彩细绒绣洗马图、鹿、补衮图、鹑鸟、仿米山水、松鼠葡萄、蜻蜒荳荚、华谿渔隐,计八开。每开均绣有
-
李贽《四书评》真伪辨
-
作者:崔文印 来源:文物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评 周亮工 顾宪成 何心隐 叶昼 真伪问题 出版说明 李贽 四书 孔子
-
描述:行时,坊间种种借温陵之名以行者,如《四书第一评》、《第二评》、《水浒传》、《琵琶》、《拜月》诸评,皆出文通手。"
-
山西洪洞縣坊堆村及永凝東堡發現古代文化遺址
-
作者:暢文齋 張吉先 来源:文物 年份:195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化 山西省 陶系 山西洪洞 曾布 勘察 勘查 掘土 工程 彩陶
-
描述:該地在建屋工程掘土中,先後發現了古代文化遺址。山西省文管會為了進一步的瞭解遺址曾布情况和進行保護,特於七月下旬派員前往勘察。據勘查結果,坊堆村爲(厂火)陶系文化遺址,永凝東堡爲彩陶系及(厂火)陶系文化的交會區。此外,
-
关于宫素然《明妃出塞图》题诗者张锡
-
作者:张耀宗 来源: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郭沫若 七言 文物 白文 明末清初 图章 古风 作者 谪仙
-
描述:",
-
■丘俭应是三国魏人
-
作者:王仿生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句丽 三国志 北魏 文物 山城 小板 注释 石碑 发现 年代
-
描述:《文物》1982年第6期《高句丽丸都山城》一文中,有"在小板岔岭发现了北魏毋丘俭刻石碑残段"的注释,此说年代不确。按毋丘俭三国魏闻喜人,字仲恭。《三国志·魏志》卷
-
青铜器名词解说(十)
-
作者:梓溪 来源:文物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铜器 兵器 郑玄注 狩猎工具 春秋战国时代 汉代 形状 解字 周礼 形制
-
描述:(七)兵器类:兵器是从狩猎工具发展而来,汉代的典籍中有所谓"五兵",指的是矛、弩、剑、戈、锻(见郑玄注周礼),但吕览中说五兵是指矛、戟、钺、楯、弓矢,说法不一。现在将青铜器中所见的兵器列举如下:
-
青铜器名辞解说(三)
-
作者:梓溪 来源:文物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铜器 食器 形制 演变 解字 所知 周礼 保温 宋人 宋代
-
描述:(二)食器:食器是古人盛黍、稷、稻、梁等熟食的工具,器多有盖,以便保温,盖又可以翻转过来放置,以便盛食物进餐,据现在所知,可分为(?)、盂、盨、豆、簋五种,今分述于下:
-
有关古玺印的一些知识
-
作者:紫溪 来源:文物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玺印 战国时期 官印 印章 用印 汉代 周礼 淮南子 私印 古代
-
描述:释名,均记载着有关印章的事。从实物上来看,目前最早的遗存是东周战国时期的官私玺印。古人用印的方法因时代的差异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