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7)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7)
宗教集要 (1)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2(6)
2011(6)
2010(8)
2006(3)
2000(3)
1996(4)
1989(1)
1987(3)
1982(2)
1980(4)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4)
金秋(1)
青海教育(1)
绥化学院学报(1)
中华纸业(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1)
湖北旅游(1)
内蒙古电大学刊(1)
江汉论坛(1)
黄冈师专学报(1)
未能报国惭书剑——漫话苏轼的人生观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王又村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  人生观  《庄子》  拍岸  吞吴  王安石  神宗 
描述:“未能报国惭书剑”这句诗,是苏轼初入仕途,在凤翔任判官时写的。这时,他才二十多岁。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已四十开外了,而且经过了不堪回首的人世沧桑。但词中,豪气不减当年,仍然洋溢着“书剑报国
似是一种失败的心理(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题与刘乃
作者:段国超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北宋王朝  大地主阶级  宋神宗  赤壁怀古  苏轼  政治主张  政治势力  贵族 
描述:。看了刘乃昌同志《横槊
吟咏英豪业绩 悲叹苦短人生——读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杨毅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苏东坡  人生  苏轼  风流人物  业绩  赤壁之战  长时间  王安石  变法派 
描述: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做过几任高官,但为期都很短暂。在政治上,他属保守派,为王安石等变法派所不喜,因而长时间贬居外地。
身处逆境 雄心未已——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作者:周子瑜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托古讽今  赤壁怀古  周瑜  新潮流  思想内容  思想感情  豪放词风  英雄人物 
描述:有人判定它所反映的“不过是他(指作者苏轼)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的一种失败的心理罢了”,他“是托古讽今,含沙射影,抒发了他那顽固守旧派反革新潮流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三篇“怀古”竞风流——《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
作者:阳江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北固亭  历史人物  英雄人物  充分准备  永遇乐  辛弃疾  王安石  境界  赏析 
描述:三篇“怀古”竞风流——《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
倾荡磊落 穿越时空的俯仰: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
作者:张小伟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赋》  苏轼  对照艺术  怀古  时空  王安石  讥讽  内心 
描述:。正如很多评论所说,这时的苏轼官场失意,却迎来了创作的高潮时期,比如前后《赤壁赋》,还有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东坡丢丑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东坡  陈季常  丞相  黄州  恭敬不如从命  菊花  苏轼  狐狸  任职期满 
描述:人们都知道苏东坡是宋朝一位有名的大文学家。这个人天资聪明,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但他也因此欠谦虚谨慎,爱耍小聪明显露自己,常常出丑。苏东坡在湖州做了三年官,期满回到京都。有一次到丞相府去拜见丞相荆国公王安石,王安石睡觉未醒,他暂在王安石的东书房喝茶等候...
苏东坡和楚颂帖
作者:张俊之  来源:书法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乌台诗案  黄州  忠君爱国  人格  屈原  王安石  皇帝  汝州  精神 
描述:于权势更不热衷于钻营。加上在黄州他研究佛学、道学、精神上也
自以为是的教训(读书札记之五)
作者:马铁丁  来源:读书月报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警世通言  读书札记  菊花  故事  黄花  耐久  黄州  深秋 
描述: “警世通言”上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是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苏东坡有一次去见王安石。在王安石的文几上发现了两句未完的诗稿,那诗写着:“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想: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就是焦干枯烂,也不落瓣的。怎末能
“拗相公”拗得好!--有关王安石的两篇话本小说
作者:王起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话本小说  苏轼  法家  儒家  黄州  菊花诗  小说集  警世通言  小说作者 
描述:苏轼心想,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是不会落瓣的,自恃聪明,就在原诗后面加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罢,不等王安石出见就走了。王安石回到书房看见了苏轼的续诗,认为他太轻薄,贬他到湖北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