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戏曲讽世意识的成因探析
-
作者:黄三平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集 讽世 戏曲创作 临川四梦 讽刺 意识 人性 思想基础 社会现实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戏曲蕴含强烈的讽世意识,"临川四梦"都具有"对社会现实的热嘲冷讽"[1],其讽刺的内容丰富,讽刺指向官场、时政、理学礼教及人性人情。"四梦"贯穿了讽世意识,且其讽刺力度
-
权力,不应是官员手中的“面团”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权力,不应是官员手中的“面团”
-
官员免职不应是暂避风头
-
作者:暂无 来源:奉化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官员免职不应是暂避风头
-
法律不应是某些官员手中的工具
-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法律不应是某些官员手中的工具
-
GDP不应是官员升迁唯一考题
-
作者:周潜之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考核方式 鄂尔多斯 干部 可持续性 经济的 社会矛盾 政绩 幸福感 经济增速
-
描述:,社会矛盾和问题却增多,经济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不可持续性……以GDP"状元"鄂尔多斯为例。经济增速曾连续9年在全内
-
雍正严禁官员收养戏子
-
作者:李国荣 来源:紫禁城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雍正 收养 官员 清初 广西 月初 使白 李绂 消遣 军粮
-
描述:在家宅收养戏子,供日常消遣取乐,是清初满汉大员竞相效仿日盛一日的恶习。如广西按蔡使白洵,‘有家童数人,学习歌唱’‘终日以看戏为事,诸务俱已废弛。’更有总兵阎光炜,将家中的戏子全都列入营伍名额,竟用兵饷军粮供养戏子。‘外官养戏,因而怠於职守,贻害地方者,处处有之。’(雍正三年六月初九日李绂奏摺)
-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
-
论魏玩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
-
作者:赵玲玉 来源: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玩女性主体意识 自言体含蓄
-
描述:要的文学地位,并深刻地影响着其后的女性词者的写作和主体意识的产生.
-
王锡爵与《牡丹亭》:一位明朝官员的戏曲梦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 明朝 戏曲 官员 锡 回肠
-
描述:一曲“牡丹亭”.写出了明朝生死爱情的绝唱和士大夫的风雅追求。当首辅王锡爵让家班上演“水磨调”版的《牡丹亭》后.这一昆曲中的经典曲目便从苏州流传开来.成为大江南北的宠儿,历久弥香。当我们回到400年前
-
限制离婚不应是修改婚姻法的主要目标
-
作者:徐安琪 来源:法制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婚姻法修改 主要目标 自由离婚 离婚自由 粗离婚率 离婚率上升 无过错方 无过错离婚 婚姻质量 有过错
-
描述:限制离婚不应是修改婚姻法的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