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
报纸(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03(1)
2001(2)
2000(3)
1999(3)
1998(3)
1997(4)
1996(1)
1995(1)
1994(2)
1993(1)
按来源分组
家庭中医药(2)
东方艺术(1)
四川统一战线(1)
美术向导(1)
文献(1)
抚州师专学报(1)
健康(1)
万象(1)
当代戏剧(1)
驼铃(1)
又是一年秋月是故乡明:改写《秋思》习作教学随笔
作者:彭华  来源: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作教学  秋思  改写  学生习作  古诗词  纳兰性德  教学内容  故乡  王安石  场景 
描述:为了创新习作教学改革,寻找古诗与习作教学的新结合点,我大胆地将古诗<秋思>的改写作为本次习作教学比武的教学内容.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蜜蜂文化随笔
作者:周贤森  来源:蜜蜂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收到他寄来的这本书和一封信.
《容斋随笔》对王安石形象的历史书写及其影响
作者:范建文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容斋随笔  王安石形象  书写  影响 
描述:《容斋随笔》通过对王安石的个人形象、王安石政治及王安石学术的历史书写,形成了自己的王安石历史形象。《容斋随笔》阐释下的王安石历史镜像,既是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也对当时及后世王安石的历史形象
“相攸”应是选女婿
作者:张若牧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婿  古代文化遗产  古典文学  传播中国  随笔  全译  朱熹  诗经  出版社  新疆 
描述:“相攸”一词,我在阅读文白对照全译《两般秋雨庵随笔》(清梁绍壬撰,范春三编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时,遇到过两次:一
书讯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发行  汤显祖  古籍出版  牡丹亭  出版社  小说  小平  随笔  义山  上海 
描述: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谢柏梁博士的新著《中国分类戏曲学史纲》,已由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6出版。该书共42万字,书号为ISBN 957—05—O892—2,平装本定价60O元新台币。
“曾子固不能诗”的曲解
作者:张若牧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诗  译文  散文  全译  原义  随笔  北宋文学  “唐宋八大家”  曾巩  强解 
描述:在文白对照全译《两般秋雨庵随笔》里有一句:“世传曾子固不能诗,非不能也,不过稍逊于文耳。”读起来并不难懂。可一读译文:“世人传说曾子原本不会作诗,其实不是不能作,只不过在文采上稍逊色
“加冠诗”和“摘帽诗”
作者:陆精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五言诗  近体诗  宋代  原作  七言诗  洪迈  王安石  吻合  随笔 
描述:。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录《四喜诗》一首,流
“拗相公”的后裔:王开林其人其文
作者:李元洛  来源:海燕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林  长篇小说  后裔  早期散文  王安石  随笔  清代诗人  文坛  中文系  北京大学 
描述:清代诗人鄂西林曾说:"行年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其意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仍然碌碌无为,即使活足一百岁也可对他的前程未卜先知了。古人有"大器
读旧志给王安石说几句话——整理旧志随笔之三
作者:张南勋  来源:京山县史志通讯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读旧志给王安石说几句话——整理旧志随笔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