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48)
报纸(948)
图书(245)
学位论文(44)
会议论文(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20)
地方文献 (277)
非遗保护 (29)
宗教集要 (27)
才乡教育 (23)
地方风物 (13)
红色文化 (11)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2(185)
2011(238)
2009(155)
2008(165)
2006(110)
2003(54)
2001(48)
1999(37)
1995(36)
1993(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
人民音乐出版社(33)
音乐研究(5)
东方出版社(4)
山西教育出版社(2)
地震出版社(1)
时代文艺出版社(1)
西藏人民出版社(1)
师范教育(1)
音乐周报(1)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音乐形象分析
作者:周永莉  来源:艺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交响诗  黄鹤  音乐形象  形象分析  交响音乐  主题音乐  故事  展开部  十九世纪  单乐章 
描述:交响诗是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1850年),其首创者是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李斯特。交响诗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在整体构思上,旨在体现一种哲学思想、一种诗的意境等。
在皇家粮仓听“牡丹亭” 宋步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林兆华导演的厅堂版《牡丹亭》剧照 说起皇家粮仓,也许北京人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其准确的位置,但是说起“南新仓”,就会有人知道这是一个公交车站的地名,它位于地铁东四十条出口和新保利大厦的后面,由于近年来,在这座比600年故宫年龄还大10岁的北京皇家粮仓中,演出昆剧《牡丹亭》,使这座埋没在历史云烟中
诗话中的汉魏晋诗歌批评
作者:吴文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话  汉魏晋诗歌批评  王世贞  胡应麟  许学夷 
描述:深入,揭示了汉魏晋诗歌发展的多层性,也反映了接受主体自身存在的差异。由于立足点不同,诗话家对汉魏晋诗歌批评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他们选取诗歌中包蕴的不同美学特征和审美倾向,开拓了汉魏晋诗歌批评的多维视角,使
“好女婿”王相受人尊敬
作者:暂无 来源:朝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国江 1995年,凉水河蒙古族乡高台村三家窝铺组李海军经人介绍与万松山村的王相恋爱了,李海军的坦诚、孝心打动了王相,他诚恳地表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天经地义。为了这个承诺
关于晚戏曲发展雅俗之争的论述
作者:程娟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俗之争  汤显祖  沈璟  临川四梦  士大夫阶层  市民阶层 
描述:社会经历了激烈的变化,专制主义集权的残忍性在内忧外患中渐趋消解,资本主义萌芽西方思潮传入,市民阶层参政意识强烈,士大夫阶层审美趋向通俗化,这些深深影响了晚戏曲创作的风格,引起了关于雅俗音乐
从王安石变法保障房建设
作者:胡宇   来源:证券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王安石变法保障房建设
《牡丹亭》何以在当代上演“还魂记”
作者: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何以在当代上演“还魂记”
勇敢地做下去 ——“青松版”昆曲《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谢忠军 6月19日晚,笔者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观看了苏州昆剧传习所排演的传统昆曲《牡丹亭》,与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相对,这次演出被称为“青松版”《牡丹亭》,因为导演是83岁高龄的名导顾笃璜
从《西厢记》和《牡丹亭》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曾效葵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崔莺莺  崔莺莺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西厢记》中崔莺莺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中一个勇于反叛、敢于向封建势力宣战的经典形象,她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牡丹亭》中杜丽娘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求,认为女人天生应有性爱的权力,是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真正甦醒。
从《牡丹亭》明清女性私塾教育
作者:刘瑾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私塾教育《牡丹亭》明清  女性私塾教育《牡丹亭》明清 
描述:育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其中以《诗经》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