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殊《类要》文本及其学术价值考述
作者:唐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类要  类要  晏殊  晏殊  学术价值  学术价值 
描述:本文通过对《类要》传本的分析,认为《类要》三十七卷本系出于南宋人的重编,体现了重编者的意图。同时揭示了《类要》所保存的已佚文献与当代学术研究的密切关系,以此阐述了晏殊《类要》的重要文献价值
吴澄《别赵子昂序》的文论价值
作者:李宜蓬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乎气  文本乎气  唐宋七子  唐宋七子  通经为本  通经为本 
描述:《别赵子昂序》是吴澄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文学思想的最早最集中的阐述,其中蕴涵了以文本乎气为核心的文原论、以唐宋七子为标志的文统论以及以通经为本为宗旨的作家修养论等文学理论,在元代乃至中国古代文论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义一元论:是对价值的僭政还是对历史的回归?:兼与张铭先生
作者:张欢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义一元论  历史认知  价值僭越  多元主义  极权主义反思 
描述:的药方;可以说,正义一元论是对价值僭越的批判,是对历史事实的回归.而要真正防止极权政治,对多元价值论的批判和反思、对小共同体价值的法治化保守与引导才是正当之道.
元代理学中“仁”的价值意义:吴澄境界论探析
作者:吴立群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境界  吴澄  吴澄 
描述:儒家把仁看作人生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在元代理学家吴澄那里,仁为本心之全德,具有绝对普遍意义,是儒家最高理想境界。吴澄通过以觉释仁,说明仁的境界即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处于无限的精神性联系之中。仁是人的心灵的安顿处。
正义一元论:是对价值的僭政还是历史的回归?:兼与张铭先生和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正义一元论:是对价值的僭政还是历史的回归?:兼与张铭先生和
聚焦食品安全供应链之零售商食品安全价值保障:访Intert
作者:房慧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食品安全事件  零售商  安全价值  食品供应链  总监  中华  服务  保障 
描述:障工作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Intertek天祥集团食品服务大中华区总监王益江先生。
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自朱陆鹅湖论战以来,陆九渊与禅宗的关系问题就成了一桩打不完的笔墨官司。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则极力为陆九渊洗刷清白:象山辨义利之分,立大体,求放心,以后示学笃为己之道,其功亦宁可得而尽诬之。而世
儒释之间:陆九渊哲学性质再认识
作者:王新莹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学  儒学  禅学  文化观 
描述:陆九渊哲学性质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颇具争议的问题之一。传统上对陆学性质的认识采取了非儒即佛的二分模式,但实质上陆学无论本体论、功夫论抑或境界观都流露出亦儒亦佛的倾向。捕捉这种倾向,在儒释之间诠释陆学
方以智的禅学思想
作者:暂无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以智  禅宗  易经  曹洞宗  晚明  Fang  Yizhi  方以智  Chan  Buddhism  Book  of  Changes  Tsaodong  school  曹洞宗  late  Ming 
描述:方以智的禅学思想
王安石德育思想述评
作者:谭佛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切改革事业,都得由充满改革意识、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和改革的真才实学的人才来肩负、来完成。就其这些改革人才的基本素质来说,建构适应于改革需要的高尚的道德观念和情操尤为重要。我国十一世纪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