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22)
报纸
(62)
学位论文
(56)
会议论文
(24)
图书
(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8)
才乡教育
(14)
宗教集要
(7)
地方文献
(4)
非遗保护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09
(44)
2008
(32)
2006
(38)
2004
(23)
2003
(35)
2001
(25)
1999
(59)
1998
(76)
1992
(25)
1980
(6)
按来源分组
江西社会科学
(20)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中华书局
(2)
文学自由谈
(2)
西南电力报
(1)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
(1)
四川戏剧
(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宋史研究论丛
(1)
相关搜索词
刘绍棠
主体意识研究
主体思维
哲学
主体精神
张扬
主体
主体异化
刘大年
妙语
司法职权
陆九渊
法学概念
减轻学生负担
社会责任
社会保障覆盖面
农村发展
主体性
哲学家
特需服务
稀缺资源
大学生就业
岩石包裹体
国家档案馆
为民请命
培养策略
圣人
法律
德育思想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九渊对主体能动性的张扬】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中国宋学的历史贡献
作者:
姜国柱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宇宙万物
本体
“理”
“太极”
吕祖谦
陆九渊
王安石
朱子语类
象数学
心即理
描述:
宋学主要是指宋代学术与文化。宋学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继先秦“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其思想的高超.理论的成熟,体系的完整,层面的深广,影响的巨大等,都是同时代世界学术思想中所仅见的,许多思想、理论至今仍有其学术和价值与影响。
象山书院及其历史变迁
作者:
陈炎成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书院
陆九渊
象山先生
陆象山
教学内容
天山
贵溪
李梦阳
“明理”
白鹿洞书院
描述:
象山书院及其历史变迁
朱、陆学术异同辨析
作者:
朱汉民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问学
尊德性
异同辨析
心即理
鹅湖之会
根本分歧
“格物致知”
性即理
学术分歧
描述:
朱、陆学术异同辨析
关于阳明学者所谓的异端
作者:
松川健二
陈涤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异端
阳明学
王守仁
陆九渊
诸子百家
百姓日用
孔子
论语
《传习录》
相对主义
描述:
之异端。(《文录》·四)王守仁以上的言辞,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表现了王守仁以万民共有的良知为立足点的实践伦理观,这是阳明思想的特征之一。为了知道这三则所表现的阳明异端论的独到性如何,对阳明学者的影响如何,缕述思想史上与此有关的各种观点是不可或缺的。以下,为了解阳明学者异端论的实际状况,做为一种方法,就应追溯《论语·为政篇》“攻乎异端章”的解释史。由于事实的性质,把握宋代以前的情况必须费些笔墨。何晏谓:“攻,治也。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何氏只说了这些,对于善道、异端未作具体说明。到了皇侃。邢 两疏,则把善道疏解为与儒家经典相合,而与非儒家相异的观点。首先皇侃的《义疏》谓:此章禁人杂学诸子百家之书也。攻,治也。古人谓学为治。故书史载人专经学问者,皆云治其书,治其经也。异端,谓杂书也。言人若不学六经正典,而...
文明湖畔龙泉吟
作者:
胡孝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年教师
龙泉
老莱子
陆九渊
人文教育
中学语文
高级教师
象山
特级教师
书院
描述:
文明湖畔龙泉吟
程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
陈寒鸣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敏政
陆九渊
道问学
尊德性
《太极图说》
早异晚同
朱子
无极
晚年定论
教学方法
描述:
程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
作者:
刘宗贤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九渊
“理”
圣人之道
圣人观
人之心
心学
“心”
“致良知”
心即理
描述:
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
理学流派与性学的价值
作者:
向世陵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理本论
本体论
胡宏
心学
王守仁
《朱子语类》
性本论
王阳明
性即理
描述:
理学流派与性学的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析理学中的理欲辩
作者:
汪凤炎
来源:
心理科学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角度
理与欲
陆九渊
理学家
“理”与“欲”
理欲
朱子语类
程朱理学
天理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
描述:
理学中的理欲问题,包含了理的内涵、欲和人欲的内涵、理与欲和人欲的关系及对待理与欲和人欲的态度等四个子问题,若想弄清理欲辩的真相,就需对这四个子问题进行探讨。
1
“理”的内涵综观理学家们对“理”的论述
来函、来文摘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即理
心育
哲学思想
象山先生
陆九渊
理论基础
心学
道德规范
道德法则
描述:
来函、来文摘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