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无私无畏 鞠躬尽瘁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张居正 万历十九年 知县 遂昌县 首相 税款 申时行 状元 人道主义精神
-
描述:“天下太平,必须不要钱不惜死。”这是汤显祖“与门人时君可”书中说的一句话。据《遂昌县志》(光绪版)载:“时可谏,字君可。生而颖隽不凡,长益沉心食古。弱冠饩群庠,邑令汤若士重之。由岁贡司训进贤,转安福
-
为汤显祖文化增光添彩
-
作者:郑水松 施龙有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文化节 牡丹亭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品牌 浙江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名人 昆曲
-
描述:这个秋天,因为一场文化盛会,遂昌将成为国内外“汤学”研究专家共同瞩目的焦点。$$这个秋天,因为一次汤显祖文化的深层次交流,遂昌将被国内60多家媒体聚焦和关注。$$广邀四海宾朋,共赴文化盛宴
-
论《牡丹亭》、《红楼梦》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
-
作者:陈国学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贾宝玉 贾宝玉 孝亲意识 孝亲意识 孝文化 孝文化 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
-
描述:全盘抛弃传统文化并不相同。
-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
-
作者:张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别诗学 性别诗学 比较 比较
-
描述:和精神解放,又从女性的角度呼唤人性的解放。女性问题和性别关系问题正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基于人文思想对“人”本身重视的观照下而被发现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采用的解构的阅读方式揭示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品中
-
论汤显祖遂昌善政与戏剧诗文创作之关系
-
作者:邹自振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善政 思想转折 戏剧创作
-
描述:。遂昌善政与弃官,无疑是汤显祖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这一时期,也是汤显祖戏曲写作与构思的重要时期。他在此时不仅修改润饰早已完成的《紫钗记》,并开始着手于《牡丹亭》、《南柯记》的构思。《牡丹亭》第八出
-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一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
-
作者:张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别诗学
-
描述:解放,又从女性的角度呼唤人性的解放。女性问题和性别关系问 题正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基于人文思想对“人”本身重视的观照下而被发现的。女性主义文学批 评采用的解构的阅读方式揭示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男女
-
《还魂记》古俗考
-
作者:王政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曲研究 牡丹亭 汤显祖 中国古代 女主人公 六个方面 民间传说 阎王 拍案惊奇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清代吴人在《三妇评〈牡丹亭〉杂记》中一再叹服它的还魂关目为奇异之笔,并云:然则丽娘之果有其人?其实,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因情而死、因情而生,就情节来说,也并非奇谲
-
试论《西楼记》的典型意义
-
作者:王安庭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型意义 袁于令 评注 牡丹亭 种曲 吴江派 戏曲研究 汤显祖 艺术倾向 明末清初
-
描述:明末袁于令的《西楼记》传奇,描写苏州才子于鹃与西楼妓女穆素徽的爱情婚姻故事。该剧写成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稍后被毛晋汲古阁编刻的《绣刻演剧》第四套收入,《绣刻演剧》六套出齐
-
汤显祖逝世39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召开
-
作者:胡新平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品行 东华理工学院 周年纪念 临川文化 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 副厅长 学院院长 经济社会发展
-
描述:本报讯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21日上午,汤显祖逝世39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召开。副省长孙刚出席大会并讲话,代表省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市委书记钟利贵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纪念大会由市委副书记
-
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徐朔方 遂昌 万历 写作时间 戊戌 大学教授 临川 知县
-
描述:对《牡丹亭》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学界有几种说法,不尽一致。今择其主要几家之说,略作介绍。$$浙江大学教授徐朔方作《汤显祖年谱》,依据明末刻朱墨印本《牡丹亭》,汤显祖自题的《牡丹亭·题词》署“万历戊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