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8)
报纸(154)
图书(13)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8)
地方文献 (18)
才乡教育 (5)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93)
2007(17)
2006(10)
2005(5)
2004(5)
2000(7)
1995(7)
1989(7)
1988(7)
1986(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8)
中国人才(2)
长春日报(2)
中国建材(2)
武汉出版社(2)
钓鱼(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
文苑(1)
楚风(1)
湖南政报(1)
历代名人印
作者:孙群豪  来源: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附款  名人  八指头陀  王安石  苏东坡  戚继光  丰子恺  法师  印信  长寿 
描述:历代名人印
刘绍刚印
作者:暂无 来源:书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刚印
什么应是学生需要的兴趣
作者:刘亚惠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学科兴趣  兴趣教学  学生需要  培养学生  相关学科知识  听音乐  评价课堂教学  知识产生  相互需求 
描述:什么应是学生需要的兴趣
欧阳修慧眼荐
作者:向邦文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曾巩  奖掖后进  仕宦生涯  举荐人才  录取标准  文学家  人生经历 
描述:和录取标准坦陈己见,表示不满,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考官墨守成规,推卸责任,不能选拔真正的有用之才。欧阳修热情地鼓励曾巩,不要灰心丧气,...
王安石论略谈
作者:徐贵忠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略  任贤使能  用可弃  渺视  朝代更替  愚见  贤能  国家兴衰  文字学 
描述:兴贤》等许多奏摺和文章中,他援引了上自尧舜、下至隋唐朝代更替的大量史实,雄辩地论证了人才得失和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道理,有力地批驳了恃权势傲贤、人才可用可弃等种种渺视、埋没人才的愚见和错举。他认为,不用贤能,不纳良策,也可侥幸偷安于一时,但决不能维持长久。
欧阳修荐一例
作者:旭然  来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司马光  吕夷简  政治家  文学家  曾巩  苏洵  苏轼  苏辙 
描述:宰相吕夷
要使其为也!
作者:明友堂  来源:企业活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文侯  改革者  王安石  事业  方论  成就  不满  袁绍  经济体制改革  官渡之战 
描述:打中山国。乐羊出身微贱,骤得大用,其子乐舒又在中山国做官,因而引起文侯左右大臣的不满和猜忌,纷纷阻扰魏文侯的这一做法。但文侯深知乐羊文武全才,于是,力排众议,对其深信不疑。果然,乐羊得
古人论
作者:末名府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论  曹操  韩愈  管子  树木  王安石  晏子春秋  周易  论语  师卦 
描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子天下之人,才德各殊,不可以一节取也。——曹操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韩愈天下之患,不患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
欧阳修荐佳话
作者:小力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翰林学士  范仲淹  司马光  曾巩  三起三落  苏轼  参知政事  改良派 
描述:重擢用人才,提拔后进。凡有能者,哪怕是一技之长,不论相识与否,个人恩怨如何,他都能大力扶植,荐举。 曾巩就出于欧阳修的门下,他才学出众,十二岁时便写出很好的文章。由于考官墨守成规,他早年考进士时
救东坡
作者:方宇飞  来源:开心学语文(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政治见解  政见  诗文 
描述:苏东坡与王安石同朝为官,由于政治见解和主张不同,两人逐渐疏远,最后到王安石晚年,他们为各自的政见闹得水火不容。王安石改革每推进一步,苏东坡都要写诗文相讥讽,弄得王安石十分恼怒,也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