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泊船瓜洲》议述略
作者:张汉清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述略  王安石  诗坛  名篇  老师 
描述: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蜚声诗坛、传诵不衰的名篇。对于这首诗的具体理解自古至今都有分歧,这儿选择一二供老师们参考,以免翻检之劳。[第一段]
高中音乐鉴赏"进"教学探究
作者:曾祥军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探究  音乐鉴赏  高中  主观唯心主义  教学实践  哲学家  陆九渊  教育家 
描述:南宋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学贵有则有进”的思想。
于有处释疑,无疑处设——谈质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周继光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法  训练思维  发展能力  开发智力  填鸭式  陆九渊  理想境界  识记 
描述:讨旨在追求“打好基础、发展能力、开发智力、训练思维”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思索、释疑的领悟和进步的喜悦中,形成、保持和发展最佳的求学热情,我们每一
麻姑考
作者:曹红亮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麻姑  麻姑山  神仙传  列异传  葛洪 
描述:麻姑是道教著名的女仙,现可考的关于麻姑的最早记载见于《列异传》蔡经条,而麻姑形象的确立是在葛洪的《神仙传》中,后代关于麻姑的记载多源于《神仙传》。麻姑原型应当是远古流传于中国东方或南方的一个女仙。麻姑与南城麻姑山关系的确立是在唐玄宗时期。此后,麻姑山及其传说才开始名扬天下。
“八大山人”含义
作者:吴炼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处世哲学  含义  别号  清代人  曹洞宗  明末清初  江西佛教  立身  禅宗 
描述:八大人觉经,遂以自号二位前哲与八大山人均有交往,又为其作
《牡丹亭》蓝本问题再
作者:向志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牡丹亭》的蓝本是话本体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已成多数学者之共识。但是笔者发现新资料《杜丽娘记》之后,认为《牡丹亭》的蓝本是《杜丽娘记》。但近来再因新材料《杜丽娘传》的发现,陈国军《新发现传奇小说〈杜丽娘传〉考论》(《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3期),黄义枢、刘水云《从新见材料〈杜丽娘
《牡丹亭》蓝本问题再
作者:向志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蓝本问题再
《牡丹亭》蓝本问题考
作者:向志柱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蓝本问题考
《牡丹亭》英译考
作者:王宏  来源:外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英译  白之译本  张光前译本  汪榕培译本 
描述:不同译者所持的翻译理念、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对译本的影响,探究译介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的最佳模式。考虑到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笔者提出,"借脑共译",由中国译者和国外汉学家各取所长,合作翻译,再"借船出海",由国内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联合出版,是未来《牡丹亭》英译的新路径。
苏词
作者:邹同庆 王宗堂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堂诗余》  《全宋词》  东坡词  叶梦得  黄庭坚  《乐府雅词》  欧阳修词  周邦彦词  《珠玉词》  毛本 
描述:苏词伪邹同庆,王宗堂近年来,我们在纂著《苏武词编年校注》时,发现苏轼与他人重出词近百首。其中有四十多首是苏轼词误作他人词;有十余首因现存文献不足,尚难断定是苏轼作或是他人作,只好暂作重出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