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的应用
-
作者:黄华君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空白艺术 培养学生 教学过程 三个方面 主观能动性 国画创作 心理学 有声 王安石变法
-
描述: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借用空白技巧的作用"空白"原是国画创作的一种方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借用空白技巧,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从心理学和美学
-
基于“材料、情境——问题探究”的课堂教学探索——以人教版“
-
作者:刘松柏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人教版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教学探索 教学探索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 材料 材料
-
描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互动互助。广益教学,对理解历史、感悟人生、服务生活发生积极作用.乃专栏之最大愿望矣。
-
国学精神浸润下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探究
-
作者:郑晓峰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教学探究 精神 文言文 《周礼正义》 课堂 浸润 学术文化
-
描述:“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问,在这里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源于《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解释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看来周代“同学”为贵族子弟学在官府之地。现在使用的这一概念,显然是一种借用。国学精神就是传统积淀下的民族智慧。
-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展现生活知识的舞台
-
作者:刘正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心灵对话 展示生活知识 舞台
-
描述:新课程改革语文课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和谐共处、探知生活知识的时空。学生来源于社会,更是要走向社会的。
-
展览·活动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展览 湖北省博物馆 中国文化 《牡丹亭》 颁奖典礼 文化中心 丝绸之路
-
描述:中国文化风席卷英伦英国近日报道,中国文化艺术创作2008年将冲出世界,向全球展示其音乐、舞蹈和视觉艺术的丰富创意。这股文化潮流率先吹到英国,将于2月7日鼠年初一在全英国举办《现今中国》(ChinaNow)的中国文化艺术
-
活动速递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第七届亚洲投资基金峰会8日在厦门举行。与会嘉宾就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投资环境、战略性新兴行业走势、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热点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中国拥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和非常广阔的投资前景。他们还对中国企业的境内外投资、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给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见习记者 张静雯)
-
"行规"不应是商业贿赂的理由
-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业贿赂 专项整治 啤酒有限 重庆市 工商局 责任 区域 立案 价值 活动 广安 调查 案件
-
描述:近日,华润蓝剑(广安)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涉嫌巨额商业贿赂,被重庆市工商局立案查处,并被暂扣了1万多件、价值30多万元的啤酒.这是该局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调查的涉及区域最广、金额最大的案件.
-
课堂应是创造的晴空
-
作者:吴友智 来源:师道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教师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
描述:课堂应是创造的晴空
-
学习应是七色阳光
-
作者:李伟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学校 考试 作业 基础知识 成年人 课堂教学
-
描述:教师在怒气冲冲地训斥学生:你们到学校来干什么的?要玩就回家去,别来浪费时间。显然,他面对的是些贪玩、不用功的学生.这位好心的教师所说的话,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也许还有同感:是啊,学生来学校就是学习
-
朗读应是语文课堂的亮点
-
作者:范俊娥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朗读教学 基本功训练 语感 中学
-
描述:朗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训练,应是语文课堂的亮点。朗读有助于理解与感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朗读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展现学生的人性美,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使是高中的语文课堂也不能忽视。[著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