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王安石的「三不足」
-
作者:既白 来源:瞭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 现实意义 改革者 语言
-
描述: 当前我国的改革大业正处于激流声中,使我常常想起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所说的“三不足”,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对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本文不论,只是想谈谈这“三不足”,是否还有点现实意义。
-
王益区在提速发展中转型在转型发展中提速
-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日前,正在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铜川市王益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传来消息:未来五年,王益区将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为主题,以“提速赶超发展、加快推进转型”为主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园区引领、统筹城乡
-
陈道荣:追风逐日的转型
-
作者:刘琼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油价蹭蹭上涨,开车族们心惊肉跳的同时总在期待,要是汽车不用汽油,只要晒晒太阳就能跑该多好啊。
在陈道荣看来,这个理想正在走向现实。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道荣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其下属自主研发的碟式斯特林太阳能聚光热电系统去年10月首次成功发电,其光电转换效率比传统光伏电池高出1倍左右,现
-
王安石变法:集团公司转型之败笔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电网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安石不屑于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反而是把人心搞得惶惶然。对于那些对“新法”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的人,他一概给予残酷无情地打击。
●成功的变法需要在朝野之间、官民之间达成普遍共识,如果不能普惠民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改革成果只会是一堆泡沫,最终飘散在历史长河中。
纵观中
-
服务“追”着百姓需求转型
-
作者:暂无 来源:三秦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需求增多,铜川市王益区“服务群众模式”也跟着转型升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王益区在273个基层党组织、4925名党员中全面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职工应是企业转型的“诸葛”
-
作者:暂无 来源:德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职工应是企业转型的“诸葛”
-
从苏东坡的“生命转型”说开去
-
作者:蔡绪俊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生命 欧阳修 王安石 宰相 宋仁宗 北宋 广大群众 批判 尊崇
-
描述:苏东坡是北宋时有名的大才子。不仅学者们尊崇他,就连当时的宰相欧阳修也佩服他,皇帝宋仁宗竟称赞他是"天下奇才"。出了名的苏东坡此时骄傲自大得了不得,谁也不敢得罪他,连宰相王安石也是他经常批判和攻击的对象。
-
《牡丹亭》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
-
作者:刘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修辞 修辞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
描述:来已久。明代曲论家王冀德在其著作《曲律》中对汤显祖及《牡丹亭》作了极高的评价。清代学者李渔在其著作《闲情偶寄》中批评《牡丹亭》的语言艰深、晦涩。明清时期吕天成等曲论家却高度评价《牡丹亭》的剧情和语言
-
《红楼梦》回目语言探美
-
作者:刘永良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回目 目的语言 性格特征 《牡丹亭》 《西厢记》 艺术效果 曹雪芹 蛇影杯弓 中山狼 重音韵
-
描述:《红楼梦》回目语言探美刘永良《红楼梦》的回目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研究界对此已有一些论述,但一般都谈得很宽泛。因此,本文拟就《红楼梦》回目的语言艺术之美,从音韵
-
试析李渔的戏曲语言理论
-
作者:丁放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语言 李渔 《牡丹亭》 《笠翁十种曲》 戏曲理论 《风筝误》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闲情偶寄》 宾白 戏曲创作
-
描述:清代的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他编写的《风筝误》、《比目鱼》等剧本,称为《笠翁十种曲》,在当时的舞台上风靡一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闲情偶寄》里的词曲部、演习部),则表明了他对戏曲艺术的精湛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对当时剧坛有很大影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