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72)
期刊文章(4863)
会议论文(81)
学位论文(9)
图书(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348)
地方文献 (47)
才乡教育 (20)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4)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3(241)
2012(307)
2011(299)
2009(246)
2005(209)
2003(185)
2002(150)
1997(104)
1996(117)
按来源分组
小学语文教学(10)
前进论坛(4)
青年教师(3)
中学生物教学(2)
教师之友(2)
教育理论与实践(2)
读写算(2)
辅导员(教学版)(1)
新课程学习(中旬)(1)
教育与发展(1)
比较阅读《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与《送曾巩秀才序》
作者:曹家强  来源:初中数语外辅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较阅读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送曾巩秀才序》  注释  韩愈  欧阳修  初中  语文  文言文阅读 
描述:广文曾生,来自南丰,人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材,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占之材,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日:“有司有法,奈不中何!”有司固
多练才得笔生花
作者:桂州女  来源:学语文(B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北宋  小学  语文  阅读指导  写作指导 
描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名叫《梅花》的诗,在我国几乎是读过小学的人都能背诵的。它的作者是我国北宋的大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王安石。
王英筑:拼的就是一个心态
作者:胡成勇 王开书  来源:工人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资金周转量  企业核心技术  汽车散热器  新产品开发项目  汽车零部件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银行债务  燃气采暖  企业现金流  节约降耗 
描述:对于过去三年来的大起大落,贵州贵航股份永红散热器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英筑认为,对一个企业来说,亏损是致命的,但对一个企业家来说,亏损也许是一笔人生财富,一笔对企业不可估价的财富。$$ 贵航股份永红
对正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的改进
作者:黄占松  来源:中学生数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三角形  中学特级教师  平面几何  几何方法  中学数学  余弦定理  竞赛辅导  黄松  辅助线  教育出版社 
描述: 原上海市数学会理事、中学特级教师黄松年先生生前对平面几何有精湛的研究,他曾用纯几何方法得到下面结论(见文[1]): 正三角形内有一点P至三个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a,b,c,则三角形ABC
矢志不渝的美术教育家吕凤子
作者:钱凯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凤子  美术教育  中国画  教师  李瑞清  仕女画  陈立夫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孙传芳  毛泽东 
描述:矢志不渝的美术教育家吕凤子
闺塾
作者:汤显祖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诗经》  戏剧冲突  文科  封建礼教  《毛诗》  《诗》  教师 
描述:的精妙之处,而且能提升自己的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可以说,读点戏文,受益无穷。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
作者:赵大鹏  来源: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试题评析  高考语文  全国卷  商货流通  太守  寡妇  虚词用法  王安石  品德高尚  粮食 
描述: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
崔莺莺、杜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作者:陈慧芬 张永波  来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林黛玉  第四册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人物形象  高中  语文  阅读指导  对比阅读 
描述:崔莺莺、杜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思,在百草园
作者:刘绍棠  来源:新作文:中考在线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思考”  2004年  中考  作文训练  话题作文  语文  评析  《思  在百草园》  构思  立意  散文 
描述: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关于列宁评价王安石的一个误引
作者:李存山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安石  普列汉诺夫  熙宁变法  改革家  革命民主主义  列宁  土地纲领  地理学著作  社会民主  无政府主义者 
描述:长期以来,在我国史学界对王安石及其熙宁变法的研究和评价中,几乎无人不引列宁对王安石的一个评价,即“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我近期因探讨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以及这两次“革新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