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中的葫芦文化
-
作者:罗宏杰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生殖崇拜 葫芦文化 洪水神话 闻一多 《周礼》 原始观念 原始信仰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庄子·逍遥游》
-
描述:《诗经》中的葫芦文化
-
《诗经》与渔猎文化
-
作者:王廷洽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周易》 军事演习 渔猎文化 《周礼》 新石器时代早期 经济活动 周人 畜牧业 附近地区
-
描述:《诗经》与渔猎文化王廷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体反映了从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多年间中原及附近地区的社会文化的历史情况,其中有一百二十余首诗歌间接或直接地涉及到这一时期的渔猎文化,约占全诗集
-
《诗经》中的几例“将”字
-
作者:张肖马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将” 人称代词 《诗集传》 “作” 动词谓语 《周礼 “行” 甲骨文字 宾语
-
描述:,“祼”为宾语,倒置。但“厥作祼将”的句法有差别。“厥”乃人称代词,指代“殷士”。“作”训”“行”。《大雅·常武》:“王舒保作。”《笺》:“作,行也。”“祼将”为动
-
《诗经》与周代占卜
-
作者:顾永新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汉书·艺文志》 父系氏族公社 《卫风·氓》 认识水平 《国语》 《周礼》 《左传》 《汉书》 弃妇诗
-
描述:蓍也就成了这条通路上来往着的传宣使者,所有人的祈愿由它衔告上天,所有天的预兆由它昭示下民,一切的吉凶祸福都可预知。“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大于蓍龟。”(《周易·系辞上传》)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愚昧,同时有意无意地还要愚人。
-
《诗经》中的“被”与“副”
-
作者:吴晓峰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发 首饰 周礼 郑玄 宗庙 君子 头饰 祭祀 周代 说文解字注
-
描述:”至于“被”的形制如何,毛传无解,而后人的解释又多分歧,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郑玄《毛诗笺》释“被”云:“礼记主妇髲髢。”他的《少牢馈食礼》注说:“被锡,读为髲鬄。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发,以被妇人之紒(髻)为饰,因名髲鬄焉。此《周礼》所谓‘次’也。”①依郑玄,《采蘩》之“被”即《少牢》之“被锡”,是“髲鬄”的假借字。而“髲鬄”又是古人剔贱者、刑者之发,以助妇人发少而做的假发。这种假发在《周礼》中还被称为“次”。《说文.髟部》:“鬄,髲也。从髟,易声。”又云:“髢,鬄或从也声。”《释名.释首饰》亦谓:“髲,被也。发少者得以被助其发也。鬄,剔也,剔刑人之发为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髟部》:“髲,益发也。……髲字不见于经传,假被字为之。”可见,《采蘩》之“被”即为“髲”,亦作“鬄”或“髢”。“鬄”或“髢”为剔发之名,“髲...
-
《诗经》“田畯”考
-
作者:高菁菁 葛崇烈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今注 诗集传 毛传 说文解字 朱熹 郑玄注 周礼 尔雅 周代 注疏
-
描述:《诗经·豳风·七月》首章云:"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毛传》云:"馌,馈也。田畯,田大夫也。"朱熹《诗集传》亦云:"馌,饷田也。从食,盍声。
-
《诗经》中的田猎诗
-
作者:殷光熹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田猎诗 《周礼》
-
描述:《诗经》中的田猎诗,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本文在揭示其思想意义、艺术魅力和史料价值的同时,又与周代的田猎文化进行互参,使二者相得益彰。
-
从抚州采茶戏的分类唱腔看其音乐特点
-
作者:李坛 王婧怡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唱腔 唱腔
-
描述:抚州采茶戏在基本形态上属于歌舞类型小戏。因此,对于其唱腔结构的音乐分析,有助于从音乐角度提高对于南方,尤其是江西省花部系统各剧种之间的辨识。
-
张性盆地的分类和油气远景
-
作者:Charles Harris Emery D.Goodman 刘宝玉 来源:石油工业出版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以125个盆地为研究基础,我们把张性盆地划分为4种类型:(1)核复合型(Betic盆地); (2)造山塌陷型(Newark盆地);(3)窄裂谷(苏伊士海湾);(4)宽裂谷(Vikiny地堑)。核
-
《周礼》光象分类体系的探讨
-
作者:王鹏飞 来源:中国科技史学会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世界最早的光象分类休系声属《周礼》“十煇”。但其含义历卡众说约纭,本文比照历史上有影响的五家定义,分忻其含糊矛盾,提出复原原义的三条原则(体系性,时代靠近性及义符其词性原则),重建了《周礼》十煇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