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五读学”教学——《梅花》教学设计与评析
作者:李俊 向芸 曾祥芹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梅花》    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标”  咏梅  思想感情  王安石  非智力因素  阅读教学 
描述:“五读学”教学——《梅花》教学设计与评析
李绂为严嵩翻案
作者:周聪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绂为严嵩翻案
郭沫若与历史人物翻案
作者:何汝泉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人物  曹操  郭沫若研究  中国历史  武则天  王安石  唯物史观  史学家  诸葛亮  孔子 
描述:昭君等历史人物,“完全是在做翻案文章”。以后,他曾为许多历史人物翻过案。殷纣王,历来被认为“暴虐无道”,“荒淫无耻”,坏事做绝,而郭沫若则一再指出:殷纣
翻案能手王安石
作者:念龙  来源: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翻案能手王安石
人生何处不可休
作者:羽清雪  来源: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人生  目的地  风雨  黄州  王安石  游览  历史悠久  放下   
描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桩事:当年他寓居喜佑寺时去游览松风亭,一路行来疲乏不堪,望望目的地还远远地在前面,他感到累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才到啊?忽而一转念,想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不在梅边,也不在柳边
作者:许冬林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描述:不在梅边在柳边,《牡丹亭》里的句子,说的是姻缘。 《牡丹亭》十四出“写真”里有那么一节,杜丽娘给自己画好了画像,又自提了笔,在画边题了几句:“……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意思是,她自己
王安石的诗作与佛禅之关系研究
作者:刘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描述:,一首好的禅境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艺术极品,笔者在王安石的艺术技巧与佛禅的关系部分,又对王安石禅境的美学和艺术价值进行了专论。此外,王安石在诗歌创作时选用大量佛典、佛语入,喜作翻案,这无疑
晏殊诗词比较研究
作者:连超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殊      比较研究 
描述:时空结构上,诗词皆有线性结构的作品,一些词还采用了环状结构;侧重于空间上的转换,词则倾向于时间上的对比。情景结构上,诗词皆有借景抒情和融情于景之作,词中抒情的成分更多。抒情方式上,诗词都侧重于
王安石诗二首赏析--读《元日》、《孤桐》
作者:杨莉  来源: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赏析 
描述:本文从赏析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孤桐>二入手,既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剖析了这两首的文学内涵和美学价值,又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发掘了王安石的政治雄略
王安石诗二首赏析——读《元日》、《孤桐》
作者:杨莉  来源: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赏析 
描述:本文从赏析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孤桐》二入手 ,既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剖析了这两首的文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又从政治思想的角度发掘了王安石的政治雄略和完美人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