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若即若离之祈盼与无奈:浅谈《牡丹亭》创作与"童心说"的关系
作者:曹光琴 高钏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童心说  童心说  祈盼  祈盼  无奈  无奈 
描述:仅为作者喜爱,亦为世人推崇,产生过轰动效应,又具有深远的影响.
《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创作
作者:王妍佳 余笑忠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寻梦  寻梦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深层思考  深层思考 
描述:;牡丹亭>》,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这一节目以《牡丹亭》优美的唱腔贯穿其间,却不只是停留在对该剧的一般赏析上,而是用戏曲、用事实来说话,以众人的现身说法,表述对传统文化、高雅艺术的深层思考:如何让中国古老的戏曲文化再次焕发青春活力?
曾巩的道统思想与文统观对其创作的影响
作者:李金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统论  道统论  文统观  文统观  经世致作  经世致作  简古  简古  自然平易  自然平易 
描述:,其诗歌、散文在题材内容上都有很强的经世致用特征,也是因为这,虽然创作在北宋极为兴盛,而作为文学大家的曾巩却少有创作。同时曾巩的思想主张和文学理论也决定了其文学作品简古、自然平易的艺术风格。
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三代诗词创作析论
作者:吕肖奂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氏家族诗词  曾巩  曾肇  曾布  魏夫人 
描述:为新党领袖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颇受争议,但其创作的《水调歌头.排遍七章》作为宋代大曲范式,对词曲史有重要贡献,其妻魏夫人更以著称,夫妻性格与创作的互补,为这个家族创作增添了与众不同的色彩。曾巩
晚明戏曲创作净丑脚色的强化
作者:张文珍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性效果  剧作家  剧场效果  脚色  宾白  喜剧效果  晚明  吴炳  看门人  喜剧气氛 
描述:当,给晚明剧坛带来浓郁的喜剧气氛,这是晚明作家有意识追求剧场效果的反映。台湾学者张敬在《论净丑脚色在我国古典戏曲中的重
从《小山》看晏几道的女性化气质
作者:邓志敏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令  小令  拟女声  拟女声  爱情主旨  爱情主旨  细腻  细腻  女性化气质  女性化气质 
描述:晏几道一生只留下一本<小山>,但该书在中国史上演绎出其独特的风格.文章从其敢于直白男人的爱意,以描写爱情为主旨,典型的女性化细腻、敏感等方面,分析了晏几道的偏女性化气质.
文杏牡丹自不同:论二晏之异
作者:唐红卫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描述:二晏父子迥然不同的个性和遭遇导致他们作中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从二晏作的字、句、篇三方面均可以看出,作为理性的诗人和人生的幸运儿,晏殊抒发的常常是带有人类普遍规律的闲愁;作为纯情的人和人生
“铅华销尽见天真”的《小山
作者:王芳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  感伤  多情 
描述:晏几道是北宋小令创作的最后一位大家,他的《小山》在中国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作中的锐感多情的特质,是由其独特的出身经历及敏感多情的个性决定的,尤其是晏几道的爱情,感伤怀旧,痴情怨绝,真挚动人
冯延巳与晏殊的“闲情”
作者:李莹 连国义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闲情  史演进 
描述:晚唐五代词确立了以言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要眇、婉约为美的审美规范。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阳春集》是其代表,对宋初晏殊的《珠玉创作影响深远。二家作品中的“闲情”在伤春怨别的表相下用顿挫含蓄的笔法抒情、造
晏几道中的雁意象研究
作者:周美华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雁意象  小山  相思  怀旧  时间意识 
描述:晏几道中的雁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