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说辨析
-
作者:刘正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气 道统 心 格物致知
-
描述:学方法不同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结果。
-
朱、陆学术异同辨析
-
作者:朱汉民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问学 尊德性 异同辨析 心即理 鹅湖之会 根本分歧 “格物致知” 性即理 学术分歧
-
描述:朱、陆学术异同辨析
-
二程哲学性质辨析
-
作者:高建立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性质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理” 华严宗 “心” 程颐 唯心主义哲学 《孟子》
-
描述:唯心主义”.可以说这和孙先生的观点如出一辙.关于二程的哲学性质都是唯心主义,这点在学术界早成定论.但若把二程哲学一概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笔者不敢苟同.肖萋父、李锦全二先生在论及二程哲学性质时认为,“程颢倾向于主观唯心主义,程颐倾向客观唯心主义.愚以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倾向”二字仍缺乏力度.
-
晋“作爰田”辨析
-
作者:杨作龙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授田制 换土易居 《周礼》 爰田制 “作” 《左传》 《说文》 余夫 作州兵 《公羊传》
-
描述:晋“作爰田”辨析洛阳师专历史系杨作龙据《左传》值公十五年载,晋惠公六年,秦晋韩原之战后,晋惠公被俘。为此。晋大夫乞“朝国人而以君命赏,……晋于是乎作爰田。”此事件据《国语·晋语三》载:“令国人
-
李觏礼乐观辨析
-
作者:郭树森 赖功欧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乐观 礼乐观 实用 实用 制度 制度
-
描述:李觏“礼乐观”,既承续了孔子的传统,又有大异其趣之见解。其重内外之统一、倡礼乐之实用、顺人情之自然的主张,以及重视通变疏达、人事功利、礼乐教化等思想,都可归之于极具实用精神的“礼统观”。李觏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制度———实用论者,对宋代儒学与明清实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曾巩“短于韵语”论辨析
-
作者:李俊标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秦观 彭渊材
-
描述:个很好的辅助作用。
-
苏洵学术渊源辨析
-
作者:夏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渊源 学术思想 王安石 思想渊源 圣人之道 先秦诸子 早期儒家 理学 法家思想 考镜源流
-
描述: 秦以前各家学术思想的发展,经秦始皇野蛮扫荡,董仲舒定儒术于一尊,过早地结束了它的黄金时代,迄至宋时,百家争鸣,诸说竞起的局面和气氛似已荡然无存。儒学换上了理学的新袍,再次确立了它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然黄宗羲、全祖望作《宋元学案》,博采诸家,考镜源流,揭示出无论刻板、保守之理学,或颇具新意的王安石新
-
两宋“理学诗”辨析
-
作者:王培友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诗派 理学家 周敦颐 诗歌内容 邵雍 道学 创作主体 朱熹 陆九渊 诗歌题材
-
描述:从对"理学"概念的认识入手,文章对"理学诗"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以为"理学诗"同"理学"一样,它的名称与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由此出发,对"理学诗"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理学诗"的涵义进行了
-
отчество的涵义应是“父称”
-
作者:刘星华 来源:中国俄语教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名结构 俄罗斯人 父名 词义 术语 译法 涵义 汉语
-
描述:从词义看,отчество是“父称”,不是“父名”。
-
“同物异名”的概念应是全同关系——与姜全吉先生商榷
-
作者:朱庆华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物异名 同一概念 全同概念 词义 马铃薯 概念的内涵 同语 土豆 色彩意义 具体语境
-
描述:姜先生认为“土豆”和“马铃薯”不是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而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其理由是“土豆”和“马铃薯”是同物异名。由此可见,姜先生是把同物异名的概念看成是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一个概念的,同物异名的概念间的关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