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析汤显祖“至情说”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
作者:柳眉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至情  汤显祖 
描述:“人性”一直是白先勇关注的焦点,以“情”贯穿始终,而“至情”是其表现人性、追求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受汤显祖《牡丹亭》中的“至情说”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上刻画出了男女主人公生死间的“至情”,以情反理
「临川四梦」的文化书写与汤显祖文人形象的虚拟塑造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剧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人形象  虚拟塑造 
描述:才能的「相為賞度」審美愉悅相涵詠。湯顯祖作為有明一代的文化名士,他所心精力一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而在他看來不過是「小技」的傳奇。湯顯祖一生真正的心靈矛盾和苦悶在於文章名世與大道踐履的抉擇兩難。而矛盾的根源在於湯公具有強烈的對家族、師友和社會所期許於他的慧命擔當意識,這也激勵了他「深心延不朽」的不朽之思。可當大道難以踐履時,文章名世也難以理成前緒,其根由一在「數不第,輾轉頓挫,氣力已減」,一在「薄氣不能免俗」,「遂拓落為詩歌酬接」,而「大雅久不作」。這種「道」與「藝」既間離又假合的詭吊,正是明清之際文人形象的虛擬塑造玄機。
汤显祖“临川四梦”的讽世内容与讽世特征
作者:黄三平 许宪国  来源:求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讽世内容  讽世特征 
描述:汤显祖"临川四梦"蕴含了深厚的讽世意识,讽世内容大致可分为官场社会、时事政治、礼教和人性三个方面。讽世意识贯穿于"临川四梦"始终,"临川四梦"的讽刺是多指向的,讽刺最多的是仕宦人生和官场。"四梦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
作者:李芳  来源:新一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硬骨头  张居正  明代  申时行  临川四梦  南京  爱情  戏曲 
描述:方的莎士比亚"。把自己的名声看做处女的贞操和《牡丹亭》才子佳人的爱情喜剧相比,汤显祖的人生无疑
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剧家协会  艺术节  汤显祖  抚州  市人民政府  江西省  文化厅  联合会 
描述:9月22日到28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抚州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在抚州举行。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时代的演剧环境
作者:刘昊  来源: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王子复仇记》  上海京剧院  环境  演剧  《牡丹亭》  TNT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在当代已成了沟通文字与舞台、东方与西方的桥梁。近几年中我们既看到英国TNT等剧团来华演出莎剧,也看到上海京剧院把京剧版《王子复仇记》带到英国爱丁堡国际戏剧节,昆剧《牡丹亭》在美、英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隔空“牵手”
作者:罗屿  来源:小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遂昌县  遂昌县  牡丹亭  牡丹亭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  江西南部  江西南部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  英国  英国  拉夫  拉夫 
描述:缠绵的昆曲唱腔。剧院里,舞台上的杜丽娘幽幽婉婉站定,一个"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故事就此开演。
浅谈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及对《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作者:蔡菊平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自然  自然  《牡丹亭》  《牡丹亭》  原生态审美  原生态审美 
描述:汤显祖的诗歌,戏文和自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他的文艺思想存在生态审美的因子。本文即从生态审美的角度考察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并分析其对《牡丹亭》创作的表现。《牡丹亭》很好的体现了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以汤显祖《南柯记》与佛教文化为例
作者:庞钦月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南柯记  南柯记  佛教  佛教  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描述: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很深的联系,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渗透出佛教文化的印记。汤显祖的《南柯记》就是其中之一,《南柯记》中不仅渗透着许多佛教思想,而且其中也引用了一些佛教故事。作品中通过对佛教文化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新论
作者:郭娟玉  来源:文学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玉茗堂  评点   
描述:十八年乌程闵氏朱墨套印本,完整观照汤评的内容,并从《玉茗堂评花间集序》上溯欧阳炯《花间集序》的词学观点,深入掘发汤显祖论词的精神与特色,以见其承袭与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