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情与理的冲突中凸显人物个性——《牡丹亭·闺塾》备课札记
-
作者:石群英 曹勇军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个性 汤显祖 戏曲史 《牡丹亭·闺塾》 备课札记 语文教学 中学
-
描述:在情与理的冲突中凸显人物个性——《牡丹亭·闺塾》备课札记
-
王学流变与明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
作者:苏蔓 来源: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 明代 浪漫主义文学 汤显祖 公安派 《三言》 《二拍》
-
描述:由王阳明所开创的明代心学,在其流变中逐渐分化出一派批判封建伦理纲常、提倡人文主义精神的哲学。王门左派的学说对明代中后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在汤显祖戏剧、公安派文学理论与实践、《三言
-
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作者:崔洛民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浅析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
-
作者:吕宏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临川四梦 唐传奇 纽带 骨架 楔子
-
描述: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唐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
-
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作者:崔洛民 来源: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孝 孝 慈 慈
-
描述:杜丽娘在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意志的同时 ,对父母怀有自然、深挚的感情 ;父母对女儿也有强烈的慈爱。汤显祖通过杜丽娘强调了个性自由与孝顺的统一 ,这就是作品追求的“曲意”
-
至情之花:吴炳和他的戏剧创作
-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论争 至情 临川派 剧作家 汤显祖 沈璟 戏剧史 派别 艺术
-
描述:极大影响了后来者创作的著名戏剧论争,而是继承。吴兵生活在中国戏剧最繁荣和成熟明代后期,从小就热爱戏剧,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而且,临川派在戏剧创作上所追求
-
《娇红记》三论
-
作者:郑尚宪 张冬菜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悲剧 孟称舜 爱情故事 汤显祖 元明清 戏曲家 牡丹亭 女主人公 红楼梦 杜丽娘
-
描述:后的爱情悲剧”。然而在一代大师汤显祖及其不朽巨著《牡丹亭》的近距离逼视下,《娇红记》的
-
《牡丹亭》曲意探微
-
作者:谭坤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剧评论 汤显祖 曲意 爱情故事 杜丽娘形象 剧情 抒情
-
描述:不到实现的痛苦心情。
-
明代“越中派”曲论初探
-
作者:徐宏图 来源:戏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中派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词叙录》 《曲律》 曲论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四声猿》 南戏
-
描述:明代“越中派”曲论初探
-
生命之根的不倦歌者——读诗人马安信《满帘幽梦》感言
-
作者:吴野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四行诗体 爱情诗 追求真爱 李商隐 汤显祖 《孔雀东南飞》 显现出 中国文学 调动情感 放飞想象
-
描述:生命之根的不倦歌者——读诗人马安信《满帘幽梦》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