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走向21世纪的汤研究——在“纪念汤显祖诞生450周年学术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研究 
描述:在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戏曲家汤显祖诞生 45 0周年的时候 ,回顾国内外汤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展望 2 1世纪汤研究的未来
吴炳剧作情思想的内涵及其时代特征
作者:孙霞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剧作  思想  时代特征 
描述:吴炳剧作以 情 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与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合拍 ,与汤显祖 情至说 一致 ,其情思想虽显得单簿 ,狭隘 ,但也有超越前人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对女性的赞美也超过了同时代的作家
世外自生化情--读诗僧饶节禅趣小诗两题
作者:钱志熙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诗僧  小诗  新奇  点化  读诗  宋人  毕竟  组合关系  角度 
描述:偶成松下柴门昼不开,只有胡蝶双飞来。蜜蜂两脾大如茧,应是山前花又开。宋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把这首诗置于佳作之列。前两句情韵亦佳,但毕竟还是写眼前之景的诗中常语。后两句则新奇可喜,为前人所未
茶事诗抄(诗四首 三阕)
作者:欧阳勋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山银针  中国茶文化  几道  玉露香  银针茶  三起三落  茶树生长  透明玻璃  湖环境  菩萨蛮 
描述:茶事诗抄(诗四首 三阕)
《醉翁琴趣外篇》的真伪与欧的历史定位
作者:王水照  来源:词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篇  柳永    精英文化  士大夫  历史定位  望江南  范仲淹  今本  作品 
描述:江一派。其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宋至文忠,文始复古,天下
王安石与苏轼关系新论——兼论宋学流变中新学与蜀之争
作者:刘成国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新学   
描述:新学与蜀这两大学术流派在北宋中后期话语权力层面的交锋。
船山、佛学研究浅见──答香港赵汝明先生问
作者:徐孙铭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学  中国哲学史  王船山  哲学思想  道教思想 
描述:船山、佛学研究浅见──答香港赵汝明先生问
高中历史“双综合”主干知识导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改革
作者:陈伟国 王洪中 孙秀梅 王跃然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知识导  高中历史  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  北魏孝文帝  青苗法  商鞅变法  王莽改制  孝文帝改革 
描述:高中历史“双综合”主干知识导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改革
因景生情 因情造景——读王安石、萨都刺的两首金陵怀古
作者:李新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萨都刺  金陵怀古  叙事方式  金陵山  阅读与欣赏  满江红  抒情文学  《登金陵凤凰台》  桂枝 
描述: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一种题材 两朵奇葩——王安石、萨都刺作比析
作者:杨同庚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古都《桂枝香·登临送目》  《满江红·金陵怀古》  创新  规律 
描述:金陵怀古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隋唐以降佳作极多,《桂枝香·登临送目》与《满江红·金陵怀古》便是其中的两朵奇葩。通过对王安石、萨都刺这两篇名作的对比赏析,探析了六朝怀古诗词创新的某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