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旧《牡丹亭》与中国古典文化
-
作者:刘素娥 吴媛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化 昆曲艺术 白先勇 汤显祖 新旧 大学生 传统剧目 戏剧史 爱情
-
描述:《牡丹亭》是昆曲中最富盛名的传统剧目,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整个昆曲艺术的式微,昆曲大戏《牡丹亭
-
《牡丹亭》的世俗选材与民俗观照
-
作者:杨振良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观 汤显祖 杜丽娘 世俗 选材 戏曲文学 民俗性 文化思想 戏曲研究
-
描述:明代前后期的文学性质不同,前期与民俗性比较密切,属于民间大众;中晚期之后的文学由于已进入了文士个人创作与精神解放的文艺思潮,在当日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出现的作品,无疑可视为文化思想转型的产物,属于市民阶层。因此学界前贤对汤显祖戏曲作品的研究观察点,便透过晚明心学思潮的
-
论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演出 中国民族戏剧 中国戏剧 历史演进 明万历 戏曲研究 寻梦
-
描述:中国民族戏剧的演出,就其形态着眼,可略分为两类:一为全本戏,一为折子戏。全本戏,又称本戏、正剧,全本戏所演故事大都情节曲折、首尾完整;折子戏,有散出、散套、杂单、杂出等不同称名,相对全本戏而言,其情节表现大都是片断性的、不完整的。折子戏大都是从全本戏中脱离出
-
堂会归来 厅堂版《牡丹亭》
-
作者:孙红 补丁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明代昆曲 堂会 厅堂 白先勇 林兆华 艺术 总监 社会化 原真性
-
描述:版堂会,就要再现江湖了!
-
來逛戲曲大觀園!東方人的東方主義-以陳士爭版《牡丹亭》爲討
-
作者:黃兆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東方主義 東方主義 自我東方論述 自我東方論述 牡丹亭 牡丹亭 疏離 疏離
-
描述:象,試圖從湯顯祖原作出發,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範式中,釐析導演手法在東西方文化擺蕩所產生的歧異感。 陳版《牡丹亭》在舞臺呈現中,沿用了西方對中國戲曲的刻板印象,強行置入疏離(Alienation
-
绿叶的悄悄话 我在《牡丹亭》中饰演春香
-
作者:沈国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绿叶 爱情传奇 北京大学 杜丽娘 柳梦梅 白先勇 昆剧
-
描述:不算多,但个性十分鲜明,而且贯穿于整本《牡丹亭》的主线,虽然是一片绿叶,倒也衬托牡丹的艳丽。
-
析青春版《牡丹亭》中的传统与现代
-
作者:张莉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传统 传统 现代 现代
-
描述: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路。
-
《牡丹亭》在明清时期闺阁女性中的传播
-
作者:张筱梅 来源:长江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闺阁读者 闺阁读者 传播 传播
-
描述:望.
-
《牡丹亭》中汤显祖的政治潜意识解读
-
作者:王东 李晓磊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爱情 政治 政治 潜意识 潜意识 阿尼玛 阿尼玛
-
描述:在《牡丹亭》的爱情内容表征下,体现着汤显祖的政治潜意识情怀。杜丽娘是汤显祖潜意识中的“阿尼玛”,她叹无良配的伤春感怀与汤显祖年华空掷的不遇感恨相一致,对封建贞节观念的悖逆反抗也与汤显祖对儒家忠君思想
-
两种爱情追求的展现:再读《西厢记》与《牡丹亭》
-
作者:侯春慧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教研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剧 展现 《西厢记》 文学作品 主题之一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牡丹亭 永恒 不变
-
描述:生死不渝的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不变讴歌的主题之一.<西厢记>和<牡丹亭>一为现实主义剧作,一为浪漫主义剧作,同是爱情剧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