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澄《礼记纂》的价值
作者:朱娜娜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礼记纂  价值 
描述:元代吴澄的《礼记纂》,是《礼记》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但是有关是书却研究乏人,本文在研读《礼记纂》的基础之上,对《礼记纂》的特点与价值进行梳理,提出其以汉学为根基、博采宋人学说;分类明晰,条理
托物志 含蕴有味
作者:乐燎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物  古典诗词  表现手法  表达  王安石  作者  作品  诗法  主旨  客观事物 
描述:诗法指津"托物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市区晏殊大道的夜“亮”了数千户居民出行不再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市区晏殊大道的夜“亮”了数千户居民出行不再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析唐宋几组“夜泊”诗
作者:林衍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  张继  王安石  孟浩然  文化性格  泊船处  唐王朝  陆游  船载  渔歌 
描述:的诗坛增添了一则关于“绿”与“过”的美丽的争辩,那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引起无数浪迹天涯游子强烈的共鸣。
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析晏殊的《蝶恋花·槛菊烟兰泣露》
作者:席倬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妇  山长  明月  西风  南唐词  冯延巳  深秋季节  北宋  离情别绪 
描述:晏殊是北宋倚声家初祖,开北宋一代风气。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对他的影响极深。他的词是五代词的继承和发展。从他所作的《珠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晏殊善于写即景抒情的小词,善于用清丽而不浓艳的词语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委婉而含蓄地表达深邃旷达的思想感情。他的词写得十分精巧而有韵致。
痴情无限 恨不已——晏几道《思远人》浅析
作者:王文鹏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妇  晏几道  远人    研墨  小山词  形象感  小令  深婉含蓄  白描 
描述:晏几道一生心血性情,都表现在诗词创作中。小山词接受南唐白描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蹑步温(庭筠)、韦(庄),具有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是小令当行。由于他平生遭遇变放,作品中常常流露出颓丧没落的感喟。下面就他的词《思远人》作点浅析。词云:
黄鹤一去不复返 烟波江上使人————来自长江中下游渔业资
作者:高永强  来源:中国水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渔业资源管理  工作座谈会  汉阳  《黄鹤楼》  吸引  鹦鹉  长江中下游  唐人  名家 
描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唐人崔颖的一首《黄鹤楼》,使黄鹤楼名声大噪,吸引着骚人墨客、游
移情于景 轻如丝——晏殊《踏莎行》赏读
作者:陈万勇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赏读  《踏莎行》  移情  晏殊  春风  行人 
描述:移情于景 轻如丝——晏殊《踏莎行》赏读
晏殊《蝶恋花·槛菊烟兰泣露》导读
作者:刘健萍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晏殊  导读  顺序结构  写景抒情  主人公  写情  上片 
描述:蝶恋花槛菊烟兰泣露罗幕清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槛菊烟兰泣露》为
晏殊《蝶恋花·槛菊烟兰泣露》赏析
作者:史玉玲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蝶恋花  思念 
描述:晏殊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词人以其清新淡雅,含蓄而有韵致的笔触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作品,而《蝶恋花》更是让后人经久不衰历代传诵,他借闺中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活动,深婉而含蓄地表现了自己临秋怀人那种执着而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