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语用学探析:由周礼全语用逻辑引发的思考
-
作者:王珊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三视维度 逻辑“顺势”与“动势” 成功交际理论
-
描述:学的一个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的哲学理解而达到的,而语用学又包括对符号使用者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研究,可见,语用学总是脱离不开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及应用也日渐成为逻辑学研究的重点.
-
辛意云:人的哲学
-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
白先勇 最美还是那株牡丹
-
作者:路琰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昆曲 加州大学 演出 精英文化 赞助人 西方 美国人 媒体
-
描述: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广西桂林人。21岁时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引起文坛轰动。1965年在美国获硕士学位,任教于加州大学,其文学成就得到世界华文文学界的瞩目。他策划的昆曲《牡丹亭》即将在北京上演第100场。
-
傩——装神弄鬼七千年
-
作者:朱旭强 李立洪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欢节 说文解字 汉代 腊八 起源 反季节 西方 举行仪式 面具 周礼
-
描述:汉代每年腊八之前举行一次“大傩”,每次参与的人员多达千人,可与西方的酒神节相媲美,堪称是中国式的狂欢节
-
西楼:积淀丰厚文化内蕴的意象
-
作者:朱文成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内蕴 意象 中学语文教材 李清照 晏几道 月满 长堤 古道 李煜 西方
-
描述:西楼一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
-
“横看成岭侧成峰”:美国学者苏轼研究面面观
-
作者:唐凱琳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宋代文人 作品 佛教思想 思想史 士大夫 王安石 苏轼研究 西方 分析
-
描述:作品及影响也有颇多涉及。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论述传君劢、包弼德、管佩達、艾朗诺的最近十年的研
-
周礼全先生与中国逻辑史研究
-
作者:周云之 来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今天大家相聚在北京,热烈庆祝周礼全先生的80年华诞, 并讨论周先生在学术研究各个领域的丰硕成果,我作为直接受到过周先生帮助和支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逻辑室的一名成员和中国逻辑史研究队伍中的一名成员
-
论周礼全先生的语言逻辑思想
-
作者:胡霞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逻辑体系 语言逻辑 语境
-
描述:周礼全是我国自然语言逻辑的开拓者,他于1995年提出了一个以意义、语境、隐涵、预设等范畴为骨干的语言逻辑体系.在这个语言逻辑体系中,语境具有重要地位.
-
周礼全对语言逻辑的巨大贡献
-
作者:李先焜 陈道德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语言逻辑 四层次语义理论 预设 隐涵 修辞
-
描述:生最早介绍了国外的预设和隐涵这两种语用推理方式;(4)周先生强调语言逻辑中要讨论修辞问题。
-
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应是运动
-
作者:吉彦波 来源:桂海论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于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 "联系"起点说; "矛盾"起点说: "个别和一般"说。笔者认为此三说均有其内在的根本缺陷;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出发,唯物辩证法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