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以情抗“理”是宋明理学之“理”吗?
-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以情抗“理”是宋明理学之“理”吗?
-
徐朔方笺校本《牡丹亭》“集唐”诗标注补正
-
作者:高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补正 补正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剧作中大量采用了“集唐”诗句来吻合人物剧情,达到诗与意会、言随意转、有力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徐朔方先生最近笺校本的注释过于简单,对“集唐”诗句只标注诗人的姓名,不注明引诗出处
-
谈汪译《牡丹亭》
-
作者:郭章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译 英译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
描述:本文主要谈的是汪榕培先生如何英译汤显祖最有名的剧作《牡丹亭》和《牡丹亭》英译得如何这两个方面。笔者通过具体讨论和译例评析 ,认为汪译从整体上达到了“传神达意”的目标 ,成为《牡丹亭》迄今国内外最
-
论《邯郸记》和《南柯记》中的“梦”的作用
-
作者:李淑平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南柯记》 《南柯记》 《邯郸记》 《邯郸记》 戏曲 戏曲 梦境 梦境
-
描述:汤显祖《临川四梦》对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官僚体制作了深刻的批判,在戏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四梦”中的《南柯记》和《邯郸记》的创作特点简略阐述其“梦境”描述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其所
-
回到独立个体的自身存在:《牡丹亭还魂记》新论
-
作者:张福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还魂记》 戏剧评论 汤显祖 个体意识 主体性痛苦 人物形象塑造
-
描述:面上探讨《牡丹亭》的思想性及其社会意义,而作为戏剧的即在
-
在情与理的冲突中凸显人物个性——《牡丹亭·闺塾》备课札记
-
作者:石群英 曹勇军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个性 汤显祖 戏曲史 《牡丹亭·闺塾》 备课札记 语文教学 中学
-
描述:在情与理的冲突中凸显人物个性——《牡丹亭·闺塾》备课札记
-
王学流变与明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
作者:苏蔓 来源: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 明代 浪漫主义文学 汤显祖 公安派 《三言》 《二拍》
-
描述:由王阳明所开创的明代心学,在其流变中逐渐分化出一派批判封建伦理纲常、提倡人文主义精神的哲学。王门左派的学说对明代中后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在汤显祖戏剧、公安派文学理论与实践、《三言
-
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作者:崔洛民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作者:崔洛民 来源: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孝 孝 慈 慈
-
描述:杜丽娘在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意志的同时 ,对父母怀有自然、深挚的感情 ;父母对女儿也有强烈的慈爱。汤显祖通过杜丽娘强调了个性自由与孝顺的统一 ,这就是作品追求的“曲意”
-
至情之花:吴炳和他的戏剧创作
-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论争 至情 临川派 剧作家 汤显祖 沈璟 戏剧史 派别 艺术
-
描述:极大影响了后来者创作的著名戏剧论争,而是继承。吴兵生活在中国戏剧最繁荣和成熟明代后期,从小就热爱戏剧,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而且,临川派在戏剧创作上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