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七之厄”“百六阳九”与谷永的直谏——《资治通鉴》所涉《
-
作者:铮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通鉴》 两汉 史料 汉儒 《易》 叙事 质朴 例子 突出
-
描述:《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一书,叙事简明扼要,引文流畅通达,质朴无饰,一般比较好读。但在两汉以前,因史料所限,在叙事及采用的疏诏典册中,有些内容涉及汉儒特有的思维模式,及其使用概念的特殊内涵,就比较难读了。本文谈及汉成帝时谷永的一篇谏疏,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
是辛散而升,还是温经通阳?——对桂枝功效的探讨
-
作者:王正公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汤 作用 温经通阳 发汗解表 黄宫绣 神农本草经 功效 叶天士 伤寒论 祖国医学
-
描述:俱升,阳也".但是,在较早的本草医籍中,没有说桂枝具有升散之性,相反地说桂枝治冲逆之气.如《神农本草经》论桂枝的功效是"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
苏轼《天际乌云帖》卷(即嵩阳帖)
-
作者:徐邦达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迹 乌云 董其昌 苏轼 墨迹 文字 乾隆 翁方纲 虞集 居士
-
描述: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载此帖本文云: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遥看万里情。此蔡君谟梦中诗也。仆在钱塘,一日,谒陈述古,邀余饮堂前小閤中,壁上小书一绝,君谟真迹也:约绰
-
林存阳著《清初三礼学》出版
-
作者:述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学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明清史研究 《周礼》 学术史 《仪礼》 《礼记》 社会科学文献 社会史
-
描述:,《清初三礼学》一书,则侧重从学术史与社会史结合出发,
-
陵阳,三星朗朗振诗风——读诗札记
-
作者:周笃文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陵阳 李白 屈原作品 敬亭山 大清一统志 宣城 哀郢 屈子 楚辞 黄鹤
-
描述:陵阳,三星朗朗振诗风——读诗札记
-
从罗近溪「一阳之气」观念看汤显祖的「气」论思想
-
作者:张美娟 来源:淡江人文社会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阳之气 气論思想 汤显祖 羅近溪
-
描述:从罗近溪「一阳之气」观念看汤显祖的「气」论思想
-
王安石集外文《许旌阳祠记》考析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外文 考析 版本系统 编排体例 学术价值 刻本 文集
-
描述:较严重。以下拟就一篇王安石集外文的真伪进行考证,并阐述其学术价值。
-
阴伤孤阳无依 亟予毓阴敛阳——著名老中医陈道隆运用阴阳学
-
作者:陈梦月 丁学屏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阴阳学说 名老中医 阴阳对立统一 辨证用药 内经 阴气 难经 先煎 杭白芍 黛蛤散
-
描述:则阳胜,诸病生矣.阴阳配合,本不得一毫偏胜于其间也."陈师运用阴阳学说指导辨证用药,如轻车熟驾,辄能得心应手,有左右逢源之妙.尝见其治阳虚生外寒之症,用益火之原取胜;治阴虚生内热之病,以壮水之主奏功
-
2000名师生体验“疯狂英语”李阳走进临川一中传经送宝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图晚报见习记者邓和平
晚报讯“李阳、李阳,我最疯狂;李阳、李阳,理想飞扬。”随着阵阵的欢呼声,昨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来到临川一中新校区,在操场上向该校的近2000名师生传授
-
珠江三角洲粤方言入声韵尾舒化过程中的几种类型及与阳声韵尾的
-
作者:孙玉卿 来源:广州暨南大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粤方言 粤方言 类型 类型 入声韵尾 入声韵尾 阳声韵尾 阳声韵尾
-
描述:通过对珠江三角洲25个粤方言点入声韵尾舒化过程的考察, 我们把这一现象归纳为“两个阶段五种类型”, 并对其进行了比较详细地描写;同时还考察了入声韵尾与阳声韵尾之间的搭配关系,指出二者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