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15)
报纸(511)
学位论文(43)
图书(20)
会议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47)
地方文献 (39)
地方风物 (5)
红色文化 (4)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61)
2013(50)
2011(84)
2010(76)
2009(87)
2008(67)
2003(22)
2002(14)
1999(16)
1992(6)
按来源分组
青年时报(11)
抚州师专学报(10)
古典文学知识(6)
文教资料(3)
景德镇陶瓷(2)
连环画报(1)
新财富(1)
鸡西大学学报(1)
张家界日报(1)
中国质量报(1)
杜诗“吴体”与宋诗传承:应麟《诗薮》引诗考辨
作者:陈广忠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诗  吴体  诗律  宋代  传承 
描述:杜诗“吴体”,影响深远。宋代诗坛,追求变革,黄庭坚等众多诗人,宗师杜甫,将“吴体”推而广之。对《诗薮》中涉及的杜甫“吴体”,以及欧阳修、黄庭坚、张耒三人的诗作,进行详尽的格律分析,可厘清杜甫“吴体”与宋诗的内在联系以及其继承关系。
北碑书风的传承:以李瑞清、小石、游寿三代书家为例
作者:程仲霖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小石  传承  书风  北碑  三代  游寿  书法理论 
描述:清末,阮元、康有为先后举起尊碑抑帖之帜,一心以新的书法理论体系,建立新的书法审美标准,形成新的书法风格。
论互性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翻译:以《牡丹亭》的两
作者:何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唱词  性翻译  《牡丹亭》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描述:翻译理论对于唱词音乐性和意象的传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旬老人难舍教鞭———记临川一中退休教师卢锦
作者:李嘉勋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卢锦老师,一位76岁高龄的老人。如今,他的许多学生已经退休,他也于1998年退休。但他却难舍教鞭,退休后相继在市区多所民办学校发挥余热,至今仍活跃在三尺讲台上,成为我市教育战线少有的“爷爷”级教师
浩保荐爱创科技被否何涛只任职于固定收益部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浩简历 男,硕士研究生学历,注册为保荐代表人时间为2010年8月2日,目前任平安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 何涛简历 男,硕士研究生学历,注册为保荐代表人时间为2010年
吴曾祺《涵芬楼谈》之“求古从今”说
作者:韩李茁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谈》  "求古从今"说 
描述:吴曾祺提出的“求古从今”说贯穿《涵芬楼谈》全书,探讨此理论对前代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提出的缘由,并从全书系统地提炼归纳实践“求古从今”说的具体方法,旨在探求吴氏“求古从今”说的精髓及其所
广东省台联接待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院校长刘绍一行
作者:林文静  来源:台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技术学院  广东省  校长  台联  创意  亚太  台湾  职业教育学校 
描述:4月20日上午,广东省台联会长颜珂在广州会见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院校长刘绍一行4人。刘绍校长此行先后训深圳、广州和南海3个城市的4所职业教育学校进行参访交流,广东省台联为他们的参访积极牵线搭桥
《西塘先生文集》版本源流考述:兼补《全宋》二篇
作者:罗昌繁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集  《全宋  版本源流  西塘  王安石变法  考述  《宋史》  关键词 
描述:1073),郑侠绘《流民图》,上《论新法进流民图
青春版《牡丹亭》角逐華獎驚艷孔孟故里傳承昆曲經典精神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劇照 于永傑 攝 香港匯報訊(記者 于永傑 山東報道)10月18日、19日,由蘇州昆劇院精彩演繹的青春版《牡丹亭》(精華本),在山東濟南省會文化藝術中心上演,這是該劇
相关学者邱远黄希庭卢晓春丁志强时勘崔景贵伍翔海青林崇德蒋
作者:靳桂龙  来源:中国外资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创新工作 
描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不断增长,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数量也在悄然增长,为了切实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各类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创新工作路径上不断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