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2)
报纸(34)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5)
地方文献 (10)
地方风物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23)
2013(10)
2011(15)
2010(10)
2008(11)
2006(7)
2005(6)
2004(4)
1998(7)
1988(2)
按来源分组
创业天下(1)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1)
浙商杂志(1)
江西教育(1)
上海教育(1)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1)
新食品(1)
华夏时报(1)
诗探索(1)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1)
陆象山的理想人格论:[陆九渊]
作者:李听思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家  哲学家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  中国  中国  人格  人格 
描述:陆象山的理想人格论:[陆九渊]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社会理想
作者:吉元丹  来源: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理想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描述:本文从《牡丹亭》入手,结合汤显祖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以及《临川四梦》其他三梦,从两个方面系统的分析、阐述了汤显祖的社会理想。提出了他贵生主情、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清廉举贤、勤政爱民的政治理想。并且指
试论汤显祖的人格理想及其内涵
作者:毛小曼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理想  内涵  处世原则  价值立场 
描述:有助于了解明代晚期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思想,同时也可为深入研究汤显祖和“临川四梦”提供可资参考的角度和视野。
浅析柏拉图与王安石的政治理想
作者:暂无 来源:南腔北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柏拉图  柏拉图  理想国  理想国  王安石  王安石 
描述:柏拉图和王安石的共同理想是建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城邦。本文分析了柏拉图和王安石各自的城邦理论,并以柏拉图的“理想国”来映照王安石的变法政策。
《牡丹亭•劝农》:汤显祖的理想社会
作者:张洁  来源:散文百家(学术百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劝农  劝农  理想社会  理想社会 
描述: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八出《劝农》在《牡丹亭》中并不重要,但他描写南安太守杜宝下乡劝农的欢乐场景,正是他在遂昌劝农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心目中,遂昌似乎已是“世外桃源”,是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小偷和信使
作者:阿荧 一只眼睛  来源:今古传奇(故事月末)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使  马头山  江湖  职业  东西  夫妻  普通  代价  秘籍  反目 
描述:汪明宗是个信使,这可是江湖上最受欢迎、最受信赖的职业。大家都知道,江湖很乱,今天还好好的,明天一眨眼,夫妻反目、兄弟阋墙、半卷秘籍就叫日月换新篇,可信使就不同了。任何人,只要付出合适的代价,都可以
体育风险保障,不应是一个“马后炮”话题
作者:曾晶  来源:工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中国运动员  体育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局  保险制度  伤残保险  保障体制  互助保险  浙江省  职业 
描述:体育风险保障,不应是一个“马后炮”话题
来生做老师
作者:王跃  来源:天津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百年树人  十年树木  新鲜空气  列车  对话者  教师  职业  学校  凝视着 
描述:南下的列车上,听到了两位乘客这样一段对话:“你和你的老师还有联系吗?”“有。我上小学时,学校只有两位老师,他们是夫妻,那是我们那个乡上最棒的老师。无论是语文或数学统考,还是体育或文艺比赛,第一名总是被我们学校夺得。”“那个年代真穷啊,老师在教学之余,...
观察,不应是旁观
作者:朱震林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呼台  女记者  采访准备  管理层  电视节目  工作激情  电视台  电视画面  电视屏幕  职业 
描述:上海的天纬寻呼台用古老的“家法”管理。“家法”之一就是对员工进行“搜身”。如果反抗就强行搜之。去年四月,受辱的一群寻呼小姐终于把天纬台的管理层告上了法庭。不久,上海电视台的“新闻观察”节目对此事作了报道。在节目中,天纬寻呼台的负责人还发了一通“国有国法,家有家法,小姐们若不愿
徐芳砂艺
作者:彦彪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艺家  江苏宜兴  收藏价值  职业  紫砂  大师  村制  世家  毗邻  作品 
描述:徐芳:职业陶艺家,69年生于江苏宜兴紫砂村制壶世家,与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毗邻而居,自幼耳濡目染,常得大师言传身教,擅做茶壶,作品清新雅朴,别有韵味,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