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77)
报纸(93)
学位论文(31)
图书(24)
会议论文(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8)
地方文献 (106)
宗教集要 (16)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66)
2009(51)
2006(42)
2005(32)
2002(20)
2000(22)
1998(29)
1992(18)
1988(21)
1983(20)
按来源分组
其它(59)
宋代文化研究(8)
人文杂志(5)
人民音乐出版社(2)
北京日报(1)
牡丹(1)
辅导员(教学版)(1)
社会科学辑刊(1)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
茶业通报(1)
雷建国会见张铭清张汉文-对市台协成立表示祝贺好泉等参加会见
作者:暂无 来源:德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雷建国会见张铭清张汉文-对市台协成立表示祝贺好泉等参加会见
王安石集外文《许旌阳祠记》
作者:刘成国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外文    版本系统  编排体例  学术价值  刻本  文集 
描述:较严重。以下拟就一篇王安石集外文的真伪进行考证,并阐述其学术价值。
曾燠扬州题襟馆
作者:高政锐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  清中叶  诗人  风雅 
描述:曾燠(1759-1831),字庶藩,号宾谷,江西南城人,清中叶著名诗人、学者。他初任两淮盐运使期间,标举风雅,奖掖后进,广交天下诗客。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建立了题襟馆。
清华简《祝辞》弓名和射姿
作者:胡宁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华简  《周礼》 
描述:文中关于这方面的记述不仅说明了弓的类型,也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射箭技巧的细节信息。
《周礼·工记·玉人》所载“命圭”的考古学试析
作者:石荣传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  考古学观察 
描述:论从尺寸、镶嵌,还是外部鞘饰看都与《工记·玉人》所记载”命圭”十分吻合。
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
作者:郑志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吴梅村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汤显祖去世时,吴梅村虚龄八岁,前者是江西临川人,后者是江苏太仓人,而且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自遂昌弃官归家后,再也没有到过吴地,在汤显祖生前,吴梅村应该没见过
揭暄《璇玑遗述》成书及流传
作者:孙承晟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揭暄  《璇玑遗述》  《写天新语》  自然哲学  西学中源 
描述: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需求,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有清一代思潮之变迁.
晚清民国期刊中有关镇江金山寺的诗词
作者:李英姿  来源: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期刊  镇江金山寺  诗词 
描述:深厚的文化底蕴。
《牡丹亭》续作探―《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贤妇的颂歌,成为一部理学的教科书。
《牡丹亭》续作探:《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贤妇的颂歌,成为一部理学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