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65)
期刊文章(176)
图书(2)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1)
地方文献 (24)
地方风物 (13)
红色文化 (6)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2)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148)
2012(33)
2011(36)
2010(26)
2009(28)
2008(25)
2007(15)
2006(9)
2005(10)
1991(2)
按来源分组
世界教育信息(2)
中国科技成果(1)
小麦研究(1)
中华文化画报(1)
舞蹈(1)
风采(1)
剧影月报(1)
卫星与网络(1)
记者摇篮(1)
父母必读(1)
大学校长应是“硬专家”与“软专家”的复合
作者:郁中秀  来源:江苏高教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长  专家  高等学校  专家  软科学  复合型  现代大学  政治家  新技术革命  学术水平 
描述:任务的大学校长,除了他首先应当是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头脑的政治家而外,他还应当是一个"硬专家"与"软专家"相
戏剧专家给《牡丹亭》“挑刺儿”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报道作为北京艺术学院成立的祝贺演出,连日来,青春版《牡丹亭》再次在北大校园掀起了昆曲热。由中国艺术研究会举办的“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专家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戏剧界的20多名
深山里的木耳专家
作者:鲁伟   来源:延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深山里的木耳专家
编辑·学者·专家
作者:周振甫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工作  编辑学  开明书店  浙东学术  陆九渊  章学诚  著者  浙东学派  书稿  朱熹 
描述:一我在上海开明书店做编辑工作时,同傅彬然先生在一起。记得傅先生曾经讲过,做编辑的围绕着著者的书稿转,今天围绕着这部书稿转,明天围绕着那部书稿转;好比跑龙套,今天围绕着这位主角转,明天围绕着那位主角转。傅先生说这段话,他的含意是说,做编辑的,一般说来,知识比较杂,不象著者对他所著的
班主任也应是教育专家
作者:王文彦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教育专家  班主任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  重中之重  思想性  知识性  科学性 
描述:?
知名人力资源专家介绍
作者:暂无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君辰  王重鸣  绩效评估体系  杨忠  彭剑锋  孙海法  王益明  人力资源管理 
描述:知名人力资源专家介绍
5位演员撑起《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快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日,苏州昆曲传习所里正式排练《牡丹亭》上集,5位演员全部到场。苏州昆曲大师级人物顾笃璜担任此次演出的艺术指导,而几位演员除了昆曲传习所的演员外,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著名昆曲演员马瑶瑶,她曾在国内
永不变的杜丽娘
作者:孙惠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自逗起  一梦而亡  至情至性  《牡丹亭》  杜丽娘 
描述:自《牡丹亭》问世,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的学者文人甚多,其中有大量评论是关于作品的反抗意义和人性自觉意识。进入现代以来,《牡丹亭》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杜丽娘的情爱生发获得了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对反封建意义也有了重新的认知。通过对杜丽娘梦境发生的心理基础和作者的哲学倾向的探讨,从而了解作品永不消退的魅力。
戏曲的话题:生存还是毁灭
作者:陈培仲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中国戏曲  民族文化  本世纪初  社会主义文化  封建意识  优秀传统  《牡丹亭》  《西厢记》  文化意蕴 
描述:戏曲的话题:生存还是毁灭中国戏曲学院编审陈培仲正如灾难深重而又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一样,中国戏曲磕磕碰碰而又实实在在地走完了20世纪,即将跨入21世纪的门槛。孕育、成长和成熟于封建社会的古老的戏曲
网友网上祭奠英雄
作者:暂无 来源:泰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连日来,不断有读者致电本报记者,表达希望祭奠英雄的心情。顺应读者的要求,记者将相关情况向有关部门及时作了反馈,泰兴文明网在显著位置开辟了纪念刘绍安专栏。网友们自发上网祭奠,表达敬意和哀思。 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