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84)
期刊文章(4569)
会议论文(81)
学位论文(20)
图书(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23)
地方文献 (18)
非遗保护 (12)
地方风物 (9)
才乡教育 (4)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5516)
2013(226)
2010(242)
2008(250)
2007(231)
2005(192)
2003(170)
1987(110)
1980(23)
195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4)
中国青年报(41)
新华文摘(12)
语文教学与研究(9)
燕赵晚报(8)
中国劳动保障报(4)
河北法学(2)
池州师专学报(1)
家庭医生报(1)
现代畜牧兽医(1)
应是“年高德劭”
作者:杨昌俊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2010年  《雨花》  平易近人  齐白石  弟子 
描述:2010年《雨花》第4(A)期上有篇散文《小巷深处的白石弟子》,说的是丹青巨匠齐白石的弟子李立的事。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都尊称他为‘立翁\'。他不但年高德勋,誉声远播,而且平易近人,奖掖后学。其中年高德勋显然应写为年高德劭。
应是“钤印”
作者:杨昌俊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跋  题跋  钤印  钤印  引申  引申  读作  读作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  传奇经历  传奇经历  印章  印章  图章  图章  绘画史  绘画史 
描述:2010年8月《文史参考》(上)有篇《〈清明上河图〉传世之谜》,讲述这件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800年沧桑的传奇经历,其中说:"清朝乾隆年间……陆费墀得画后,也在画上矜印题跋。"其中的"矜印"应写为"钤印"。
应是良辰
作者:薛菲儿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柠檬汁  柠檬汁  掺杂  掺杂  裁剪  裁剪  城市  城市  视野  视野  打翻  打翻  底色  底色  窗外  窗外  感觉  感觉  生活  生活 
描述:偶尔有闲心看窗外斜晖。城市里的落日其实并不美,尤其是在视野被四处耸起的高楼裁剪得七零八落之时。淡淡余光被掺杂在灰蓝的底色上,如打翻在地的柠檬汁,有种酸酸的感觉——绝非是什么落霞孤鹜的美景。
应是“金戈铁马”
作者:吴导民  来源: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2010年  2010年  “桃花源”  “桃花源”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交界处  交界处  历史  历史  文章  文章  写作  写作 
描述:”才对。
应是“羁縻”
作者:杨昌俊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羁縻  2010年  释迦牟尼  诞生地  佛祖  佛法  大道  修行 
描述:2010年《文史参考》第2期上刊有《大道有岸佛法无边——佛祖诞生地兰毗尼》一文,讲的是佛祖当年的修行故事,其中有句话这样说道:净饭王发觉了王子
校本科研: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张延华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本科研  绿肥  教育教学实践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师  基础教育  科研领域  风景线 
描述:伴随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校本科研俨然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领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校本科研的高度认同和热切关注,充分印证了校本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亲和与切近,同时也再度激发了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作者:暂无 来源:教坛聚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班主任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应是“云母屏风”
作者:林珹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屏风  《百家讲坛》  2009年  《龙池》  白居易  李商隐  莫砺锋  教授 
描述:2009年1月18日,央视10套《百家讲坛》播出《白居易(二)爱情的悲剧》,其中主讲人莫砺锋教授提到了李商隐的《龙池》一诗: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莫教授将第一句中的云屏解释为云幕屏风(见字幕)。云幕屏风,难道是像云一样的幕布做成的屏风吗?
应是“遽归道山”
作者:李大新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愈之  出版界  光明  智者  时称  传说  日报  仙山  朋友 
描述:2009年6月13日,《光明日报》第5版所刊《胡愈之,备受朋友怀念的出版智者》一文云:当1986年1月,90岁的胡愈之真的蘧归道山时
应是“昼锦堂”
作者:宋文洪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书画报》  《昼锦堂记》  “八大山人”  南京博物院  艺术特点  欧阳修  行书 
描述:在书画界,八大山人的名号可谓如雷贯耳。2009年9月14日《中国书画报》第2版所刊《一腔悲愤几行泪点》一文,就详细介绍了他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行书欧阳修《昼锦堂记》轴的艺术特点。遗憾的是,文中把《昼锦堂记》误成了《书锦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