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0)
报纸(5)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
地方文献 (6)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09(6)
2008(2)
2007(5)
2004(1)
2000(1)
1994(2)
1989(1)
1986(1)
1985(1)
按来源分组
荣宝斋(3)
中国书画(1)
中国社会科学(1)
东方艺术(1)
中国园林杂志(1)
语文知识(1)
中国艺术(1)
中学生文史(1)
广西美术出版社(1)
时尚北京(1)
透视学理论的本质及其建立——与《新概念绘画透视学》一书作者
作者:主持人语 华天雪□艺术思潮□艺术流派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透视学理论的本质及其建立——与《新概念绘画透视学》一书作者
解读新安画派近现代继承人汪采白的绘画艺术
作者:崔晓蕾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安画派  中国近现代  继承人  黄山  黄宾虹  美术史  高等师范学校  李瑞清  美术院校  师范学堂 
描述:新安画派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产生过几位有影响力的画家,其中,黄宾虹和汪采白是师徒关系。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已无需赘言,汪采白则是被美术史较为忽略的一位。汪采白(1887-1940年),五岁拜黄宾虹为师,二十一岁入两江师范学堂国画手工科,从李瑞清为师,在黄宾虹和李瑞清两位有影响力的老师指导下
从“骨力强劲”到“强其骨”的衍生:李瑞清对潘天寿绘画的影响
作者:王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瑞清  李瑞清  潘天寿  潘天寿  篆隶精神  篆隶精神  骨力强劲  骨力强劲  强其骨  强其骨  高雅古拙  高雅古拙 
描述:艺术遗产提供了参考,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学习。本文将尝试性的运用比较的方式对潘天寿和李瑞清的绘画艺术进行分析。在比较二者之间作品是本文最主要的环节,通过分析二者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了艺术思想和绘画技法
不与时花论短长 ——我市著名画家黄松衍绘画解析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惠州日报记者魏云鹤 摄 虎踞龙盘今胜昔 山水 一山飞岐大江边 山水 源头活水 山水 静远图 山水 书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行书 黄松衍 惠州市人,1938年生。196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曾任惠州市七届人大常委,八届政协副主席,惠州书画院院长。现任惠州市文联顾
“润含春泽,干裂秋风”(漫论赖少其同志的绘画艺术美和人品美)
作者:郭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绘画艺术  人品美  百炼钢  李将军  解鞍  周亮工  版画  作品  艺术家  艺术美 
描述: “干裂秋风”,这是一种刚的美, “润含春泽”,这是一种柔的美, 既是百炼钢,又为绕指柔,既如“刁斗森严之程不识”,又如“解鞍纵卧之李将军”;(方亨咸语,见周亮工《谈画录》)“象如珲金璞玉”,“韵如郑草江花”;(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这
艺术作品更应是内心的独白:比较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的绘画心理
作者:田盛子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印象派  印象派  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  绘画心理  绘画心理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 
描述:如果说印象派大师所画的是人的感情,那么后印象派大师所画的就是自己的心。美术作品更应是画家自身生命轨迹的反映。艺术的创作过程,更应是艺术家心灵的悸动与袒露。我们应当推崇后印象派绘画的个性语言。用心画出
画思当如天岸马 画家何异人中龙:李苦禅先生绘画的技法与审
作者:暂无 来源:芒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画思当如天岸马 画家何异人中龙:李苦禅先生绘画的技法与审
润含春泽 干裂秋风:漫论赖少其同志的绘画艺术美和人品美
作者:郭因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绘画艺术  人品美  百炼钢  李将军  解鞍  周亮工  版画  作品  艺术家  艺术美 
描述:“干裂秋风”,这是一种刚的美, “润含春泽”,这是一种柔的美, 既是百炼钢,又为绕指柔,既如“刁斗森严之程不识”,又如“解鞍纵卧之李将军”;(方亨咸语,见周亮工《谈画录》)“象如珲金璞玉”,“韵如郑草江花”;(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