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经学对王安石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张锡龙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经学  经学  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 
描述:发展与王荆公体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宋代巴蜀经学述略
作者:舒大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巴蜀  魏了翁  古文  范祖禹  王安石  春秋  南宋  北宋  朱熹 
描述: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时代,也是蜀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巴蜀的学术文化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继承还是创新,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处于前所未有、后无来者的最佳状态。对于宋代蜀学的许多方面,已有蒙文通、吴天墀、胡昭曦、张邦炜、刘复生、蔡崇榜、李文
主创人员诠释《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解放军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导应志琪——把昆曲经典改编成舞剧是一次挑战 《牡丹亭》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数百年来,经过戏曲、现代舞、芭蕾舞等艺术形式演绎,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尤以昆曲版《牡丹亭》影响最大。把昆曲中的经典作品改编成舞剧,这对我们是一次挑战。当这条主线确定后,我们发现以抒情见长的舞蹈艺术有了更大的发挥
“儒学经典诠释传统”与“我们”
作者:陈立胜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诠释  儒学  前理解  意义空间  王阳明  生存论  西方诠释  考察工作  经典文本  陆九渊 
描述:三项。“我们”把“儒学经典的诠释者”是如何诠释“儒学经典”的作为“专题”的研究对象,进行所谓“第二序”的考察工作,并以期建立某种儒家诠释学之类的东西。然而,任何一种“专题的”诠释与研究皆是
明代「本色论」的诠释问题及其反思
作者:萧名蜏  来源:问学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色  当行  本色论  唐顺之  胡应麟 
描述:放在个别文体的范畴中,因此仍有亟待讨论的空间。 本文试就明代「本色论」的各个议题当中,探讨批评家是从何种角度对文学作品做出批评?而这些批评方式之间的关系又为何?对於宋代是否有继承与发展?这些现象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上又具有什麽意义?并从这些问题的厘析当中,重探「本色论」在文学批评相关问题中的不同内涵与意义。
如何理解陆九渊与诠释
作者:刘磊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诠释  实践 
描述:陆九渊是宋明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学说被一些学者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冠以"生命实践诠释学"、"依他诠释学"和"实践论诠释学"等名称。其实,陆九渊的学说并非伽达默尔式的哲学诠释学,而是施莱尔马赫式
六经注我:经学的解释学转折
作者:陈少明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释学转向  陆象山  思想变迁  儒学  象山心学  思想史  六经皆我注脚  历史角度  王弼  哲学 
描述:陆象山身上,但视野则力求放大,尽量将其放置于整个学术思想变迁的背景中。
刘大年与《评近代经学
作者:姜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刘大年  评近代经学  史学家  马克思主义史学 
描述:刘大年先生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著称的学者,一个长年“在书斋里战斗”的战士,本文介绍了作者对刘大年的《评近代经学》体会。
一代经学大师廖平
作者:黄开国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廖平  经学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孔子改制  张之洞  《周礼》  《公羊》学  汉代经学  乾嘉汉学 
描述:四川文化史上有两个灿烂时期。第一个时期发生在汉代文翁化蜀之后,四川由一个多蛮野之风的地区,一跃进入全国文明发达的行列,比于齐鲁,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名人。
评郑珍的经学成就
作者:黄万机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珍  经学成就  经文  顾炎武  经世致用  考证  丧服  孝经  博学于文  周礼 
描述: 晚清的“西南巨儒”郑珍(字子尹),深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专精《说文解字》,一生著作宏富,在经学、小学和史学方面成就颇大。这里仅就他的经学作一粗略评述。郑珍崇尚顾炎武醇博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