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与《汤坑泉》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巢湖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然雪满塍。”这是北宋王安石所作的著名的《汤坑泉》诗。多少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传颂古今中外,载诸史册
-
苏东坡王安石岱庙斗诗
-
作者:暂无 来源:泰山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贷庙里的碑刻,大都是帝王将相所立,大家名人所书,有什么李斯碑、张迁碑、衡方碑,还有武则天巧立名目所立的鸳鸯啤,人们都慕名而来,前往观赏。却也有一幢非出名家高手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吸引着八方游客,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相传,北宋时候,文坛上的两颗巨星——— 王安石、苏东坡一道来泰山游玩
-
崔颢《黄鹤楼》诗解要诠
-
作者:孙桂平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白云 昔人 《鹦鹉洲》 《凤凰台》
-
描述:、有情思,并非纯粹的七律,而是歌行与七律相结合的佳作。从诗体结构分析,李白《鹦鹉洲》与《凤凰台》仿效崔颢《黄鹤楼》,并未得其神髓。
-
捕诗眼 悟神韵
-
作者:林斌 来源:教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神韵 “推敲” 传神 诗人 “绿” 王安石 炼字
-
描述:古人写诗词,特别注重炼字锤词,力求出现一字传神的精妙境界,诗眼便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之处。这传神之笔的得来,有时是诗人在不经意中妙手偶得;但很多情况下是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
-
吴曾的杜诗研究
-
作者:黄威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 《能改斋漫录》 杜诗
-
描述: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是南宋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吴曾对此书中所论杜诗涉及的史实与用典出处做了大量考证,对杜诗的文字作了勘定。他的意见多为后世注杜者所采用,对理解、鉴赏、研究和学习杜诗有着很高的价值。
-
新君旧主与遗臣:读木陈道忞《北游集》
-
作者:谢正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新君旧主与遗臣:读木陈道忞《北游集》
-
新君旧主与遗臣:读木陈道态《北游集》
-
作者:谢正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崇祯 曹化淳 顺治 木陈道态 《北游集》
-
描述:对崇祯之遭际深表同情,至引以为异代知己。曹化淳一生之行事,似非“卖主求荣”一语足以概之。重构《北游集》中明清之际若干人物之关系,尤可见曹化淳处新君旧主间所发挥之历史作用。
-
跨过褒禅山 阅尽世间景:《游褒禅山记》蕴涵的哲思之光
-
作者:梁静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中国古代文人 精神家园 人生价值 人生模式 寄情山水 宇宙人生 中国文人 人生感悟
-
描述: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寄情山水,对山水带来的欢愉,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奠定了中国文人高逸旷达的人生模式。千古不易的青山,恒变不居的绿水,已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流觞曲
-
李纪恒会见韩国客人
-
作者:季征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纪恒会见韩国客人
-
李纪恒为青年推荐三本读物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实习记者孟俊“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关注未来,就是关注青年。”昨日上午,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云南省学生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向全省青年提出希望,还将《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