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2)
报纸(125)
学位论文(8)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7)
地方文献 (18)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23)
2012(28)
2011(23)
2010(26)
2009(17)
2008(19)
2006(11)
2004(4)
1999(5)
1983(3)
按来源分组
戏剧艺术(3)
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2)
看世界(2)
语文教学研究(1)
东坡赤壁诗词(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上海戏剧(1)
群言(1)
文学教育(1)
法治与社会(1)
《红楼梦》的文化精神
作者:孙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文化精神  三国演义  文化特质  具体体现  人与人  汤显祖  哲学  思想  名著 
描述:本文旨在论述《红楼梦》的“情文化”、“情本思想”的内质精神,及其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哲学上达到的高度。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精神
作者:谭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寓言精神 
描述:寓言精神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汤显祖在创作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热情,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因此,他的戏曲创作具有强烈的寓言性。"临川四梦"就是其寓言精神的具体体现。
奉献──三株精神的精髓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株公司  吴炳新  党员干部  三株口服液  济南大学  共产党员  微生态调节剂  民营企业  科技进步  党组织 
描述:奉献──三株精神的精髓1991年3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三株药业总公司向“希望工程”捐助仪式在这里举行。当公司总裁吴炳新将一张放大的200万元支票郑重地交给中国青少年福利基金会负责同志
更疑山水有精神
作者:冯慎鑫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山  孽龙  心魂  结草  顽石  岩石  诗题  起痕  王安石  悬崖 
描述:灵雨岩,位于著名风景区怀玉山小怀玉的东麓,相传唐代法海寺基、宋代朱熹和王安石在怀玉山结草招堂、立书讲学时,曾为它诡谲奇趣的山光云色和倾泻如练的瀑布所陶醉,常游此地,赋诗题词。今年春上,我有幸到灵雨岩目睹“千丈悬崖飞白练,一拳顽石露苍颜”的壮观,大有“一霄相对清心魂,却愧来迟我独行”之感。
也要警惕“精神贿赂”
作者:戴明声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贿赂  朱元璋  广东惠州  报喜不报忧  伦理学  王安石  贿赂行为  洞察能力  阿谀奉承  司马光 
描述:也要警惕“精神贿赂”戴明声世上有一种行为与贿赂相似,但所“赠送”的不是财物,而是阿谀奉承之言,拍马溜须之举。我们不防把这种通过吹捧、拍马而行“请托”的手段叫做“精神贿赂”。精神贿赂古已有之。据说
黄庭坚书法的创新精神
作者:文师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书法创作  《书法雅言》  创新精神  黄氏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书法理论  黄山谷  李瑞清  杨凝式 
描述:黄庭坚书法的创新精神文师华在中国书法史上,黄庭坚堪称独树一帜的第一流书家;在江西文化史上,黄庭坚是独占鳌头的书法大师,他的书法成就远远高于钟绍京、解缙、朱耷、李瑞清等古代江西籍书家。探讨黄氏的书法理
论王安石的“三自”精神
作者:冯光 饶国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自主  自重  自强 
描述:王安石的诗文和人生实践活动,表现出强烈的“三自”精神;在道德修养上,重视“自修自养”的自主精神;在人格上,坚持“在上不骄,在下不谄”的自重精神;在人生实践上,践行“欲与稷契遐相命”的自强精神。王安石
儒学的包融精神
作者:王成儒  来源:湖湘论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传统儒学  包融  宋明理学  董仲舒  法家思想  三教合一  《论语》  陆九渊  “隆礼重法” 
描述:儒学的包融精神
张居正的“治实”精神
作者:萧来荃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明王朝  十六世纪  封建社会后期  地主阶级  政治家  封贡互市  权势欲  士大夫  王安石 
描述: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崇尚实际、勇于任事、注重效果、讲求效率,这种“治实不治名”的精神,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他的这种精神加以初步的阐述。
静:茶文化的精神
作者:王建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中国文化精神  饮食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虚静  境界  庄子  宁静  茶文化  人生 
描述:一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七件事中躬逢末座,排名最后一位,这或许是因为它是最晚进入人们饮食生活的。但若论起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丝毫不比另六件事逊色。宋朝王安石《义茶法》即已经指出: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王安石这里虽然将茶抬至与米盐同等的高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