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明妃曲》唱和
作者:嚴杰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昭君出塞  琵琶  宋人  表现手段  夷狄    同情  人生 
描述:歌詠王昭君,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题材,诗篇多矣。面临如此积累,对于宋人来说,能自出新意纔算好诗。诚如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借薛宝钗之口所说:"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
地铁低压何源滤波装置的应用
作者:白雪莲  来源: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铁  低压供电系统  谐波  无功补偿  有源滤波装置 
描述:参考价值。
罗汝芳的“赤子之心”哲学思想
作者:杨斌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哲学思想  赤子之心 
描述:在罗汝芳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心”学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以“赤子之心”学说为宗旨,来论述人的本性,并以此使人明白人人皆是赤子之心长成,只要保持原有的赤子之心,那么人人皆可以为圣人。
论《红楼梦》中「情理兼备」而「两尽其道」之「痴理」观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模式  莺莺传  西厢记  牡丹亭  痴理 
描述:,而達到情理兼備的平衡。如果說「緣情入禮(理)」解釋了明中期以來浪漫愛情故事的創作主旨,則「緣禮(理)入情」 乃是《紅樓夢》對晚明以來「情理對立」、「以欲為情」之情論俗流的扭轉。此中,將「個人」由才子佳人
从《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中西戏剧冲突
作者:乔慧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西戏剧冲突产生  中西戏剧冲突产生  发展  发展  结局  结局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 
描述:通过对《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冲突的比较,揭示出戏剧冲突产生、发展和结局与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关系问题。
试析《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作者:王楠楠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情与理冲突  情与理冲突  融合  融合 
描述:作为16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没有起伏跌宕的人生无法完成最好作品的创作,其人生中的激情与消况,梦幻与现实的矛盾都融入到其作品中,在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牡丹亭》中,其情与理的变化跌宕起伏,本文
势和意厚 正气凛然—舒同书法
作者:此夫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势和意厚 正气凛然—舒同书法
中国古代“鬼戏”的功能与结构
作者:徐心悦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鬼戏”  功能  结构  《东海黄公》  《窦娥冤》  《倩女离魂》  牡丹亭 
描述:展成熟。
廖琪瑛现代戏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辛文毅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现代戏  《梨子熟了》  浙江越剧团  《珍珠塔》  牡丹亭  《祥林嫂》  性格形象 
描述:廖琪瑛现代戏人物形象塑造
汤显祖与晚明“三教合一”社会思潮
作者:吴小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岁时中举。由于不肯依附权贵, 虽博学多才、名布天壤,到三十四岁才中进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