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0)
报纸(246)
学位论文(17)
图书(16)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97)
地方文献 (39)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4)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0)
2013(33)
2011(53)
2003(18)
2002(11)
2000(4)
1999(19)
1998(20)
1993(4)
1992(5)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12)
青年时报(7)
古典文学知识(6)
语文教学与研究(3)
艺海(1)
中国历史文物(1)
连环画报(1)
新财富(1)
鸡西大学学报(1)
中国质量报(1)
说《周礼》“乐德”
作者:邓安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道德精神  忠孝  “忠”  “中” 
描述:以“中”为忠孝之“忠”,以“庸”为“有常”,认为“中、和、祗、庸、孝、友”都是指道德精神。
陈黎静的与奢
作者:胡品福  来源:中国药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执业药师  上海市  青年文明号  股份有限公司  王烈  服务明星  经理助理  个人档案  城隍庙  旅游 
描述: 生活·""爱自己 陈黎静生活的简朴在老城隍庙童涵春堂国药店是出了名的. 自从第一天工作上班开始,她的午餐基本都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便当,即便偶尔没带,午餐也绝不会超出她自己定下的十元上限
”“”之辨
作者:汪秋明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花山  山名  梦溪笔谈  辨认出  王安石  安徽省  碑文  古诗文 
描述:”“”之辨安徽省宁国中学汪秋明(游褒掸山记)(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也犹可识曰‘花山’。”(教参)翻译说:“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
《牡丹亭·闺塾·惊梦》
作者:文之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闺塾·惊梦》
陆象山易教育论纲
作者:杨云生 吴一根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培养目标  发明本心  教育方法  教育论    白鹿洞书院  象山先生  教育内容  尊德性 
描述:陆象山易教育论纲□金溪县陆象山研究会执笔:杨云生吴一根《象山年谱》说:“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陆以朱
浅谈陆象山易教育思想
作者:黄根妹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志  辨志  明心  明心  做人  做人  陆象山  陆象山 
描述: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伟大的教育家陆象山的“辨志明心堂堂地做个人”的易教育思想(自称“易功夫”),在教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是我国教育理论的瑰宝,值得研究与借鉴。
从楚看周代的祭祀用玉习俗
作者:韩晓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祭祀用玉    《周礼》  周代  祭祀仪式 
描述:从楚看周代的祭祀用玉习俗
陆九渊“易工夫”思想研究
作者:芦莎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工夫  支离  合一  分二  剥落 
描述:的学说太复杂太繁琐,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干脆的办法。他认为,“心即理”,因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原则——“理”,于是就成就了他的“易工夫”思想。 1175年
书法的笔法与体势
作者:邢文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书法的笔法与体势
关于包山“疋狱”的几个问题
作者:陈伟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诉讼事由  受理诉讼  补充性    “以”字  签署人  《周礼  文书  工作记录  包山楚 
描述:关于包山“疋狱”的几个问题陈伟“疋狱“,是包山文书简中的几个篇题之一。属于这一篇题的“疋狱”是包山书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在整理小组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疋狱”再作些讨论,以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