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4)
学位论文(122)
报纸(39)
会议论文(36)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55)
宗教集要 (71)
地方文献 (41)
才乡教育 (29)
地方风物 (1)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59)
2011(80)
2009(81)
2008(77)
2007(52)
2006(62)
2005(38)
2000(34)
1999(36)
1998(3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9)
宋代文化研究(5)
艺术教育(3)
时代文学(2)
书海(1)
池州学院学报(1)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少林与太极(1)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
戏曲艺术(1)
王安石的美学思想与实践
作者:吴林抒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美学思想  美学价值  美的价值  文艺与政治  古文革新  作品  西昆体  美的本源  经济基础 
描述: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于美学问题的观点和理论,往往见诸于其对哲学的研究与表述之中。而其形式,则表现为零散的、独立的或相互结合而为一体。其原因是当时各门科学尚未分化,而中国哲学又较之西方哲学更富于美学的意味
略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
作者:于文杰  来源:美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审美价值  文艺创作  美学价值  程朱理学  浪漫主义思潮  思想渊源  人生  核心 
描述:而不能自休”。汤显祖的这个“情”渗透于他的整个思想
论公安派的美学思想
作者:姚文放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安派  袁宏道  美学思想  汤显祖  浪漫主义  袁中道  袁宗道  审美趣味  古典主义美学  文学创作 
描述: 一明中叶以后,在中国美学史上曾掀起了一股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如果说前驱的骁将当推李贽的话,那么摇旗呐喊的殿军则是汤显祖。而与李贽、汤显祖同时汇入这股浪漫思潮的,还有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首
吴梅的戏剧美学思想
作者:刘伟林 陈永标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美学思想  戏剧创作  民族戏剧  剧作家  戏剧理论  汤显祖  创作思想  生活真实  艺术创作  中国戏曲 
描述:元剧研究A、B、C》等戏剧论著。我们认为,在中国近代戏剧史上,王国维撰写了《宋元戏曲考》,并提出了“意境”说,主要从理论上阐述了元代戏剧的一些审美特征,
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作者:蓝凡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理论  戏曲艺术  生活真实  戏曲创作  杜丽娘  临川四梦  戏曲舞台  南柯记  思想性 
描述:汤显祖是个在戏曲创作、
临川剧作的美学思想
作者:蒋志雄  来源:学习与思考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临川四梦”  “神”  “情”  戏曲  作品  主观精神  曲律  万物 
描述:本文认为,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示了作者独特的美学思想;这一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情”、“神”、“道”三个范畴及其三位一体;哲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表现的融合统一
汤显祖美学思想刍论
作者:宋炜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感性  程朱理学  艺术创作  哲学基础  艺术审美  先验本体  对立冲突  唯情论 
描述: 一、汤显祖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要了解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就必须从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出发。汤显祖生活于明代中叶,其时,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论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
作者:危磊  来源:南宁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
汤显祖美学思想初探
作者:周江洪  来源:学习与实践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哲学  文化哲学  汤显祖  汤显祖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描述:教为中心的审美价值论。虽然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规范的背离和突破,但在总体上仍未超出儒家美学的樊篱。
论王安石的散文美学思想
作者:吴小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散文美  散文创作  美学思想  欧阳修  “文”  艺术技巧  审美作用  审美特征  审美形式 
描述:论王安石的散文美学思想吴小林在欧阳修所倡导的宋代新古文运动中,王安石是重要骨干之一。在风云变幻的北宋政治舞台上,王安石是卓越的改革家。王安石的散文美学思想和创作实践,表现出作为政治家兼古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