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50)
报纸(2076)
学位论文(124)
图书(63)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24)
历史名人 (1194)
非遗保护 (15)
宗教集要 (10)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71)
2013(345)
2012(597)
2010(503)
2009(448)
2008(502)
2006(193)
2004(122)
1985(21)
1984(26)
按来源分组
剧影月报(42)
成都商报(19)
舞蹈(18)
艺术教育(9)
中国新闻周刊(9)
舞蹈研究(6)
创作评谭(5)
中国建设(2)
中华家教(1)
金陵瞭望(1)
从传统、青春、中日版《牡丹亭昆曲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杨敏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创新  创新  发展  发展 
描述:昆曲流传发展至今,在保持其传统的特点下,在演员、舞美、音乐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昆曲艺术需要我们勇于突破,要进行一种深度碰撞、化舍的工程,达到一种更新鲜的境界.创新和发展正是对昆曲的弘扬和传承.它使我们传统的古典艺术永远散发魅力.
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秦腔发展策略
作者:雷家琪  来源:新西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腔  发展策略 
描述:本文分析了秦腔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式微和萎缩的原因,认为不在秦腔艺术本身,而在于振兴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的方式和措施。我们应借鉴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这一古老艺术获得新生的成功范例,从政府投入、剧目推陈出新
从昆曲《牡丹亭》进校园中国经典艺术的美育意义
作者:王惠芳  来源:高教与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  校园  校园  美育  美育  高雅  高雅 
描述:人。
牡丹亭·游园》语文教学探析
作者:李欢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语文教学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语文》  中国古典艺术  文学作品  戏曲语言  教学目标 
描述:人将它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导演青春版《牡丹亭》的心得
作者:汪世瑜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牡丹亭  牡丹亭  现代观众  现代观众  汤显祖  汤显祖  寻梦  寻梦  传统与现代  传统与现代  演员  演员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白先勇  白先勇 
描述:在详细阐述我导演青春版《牡丹亭》这个戏之前,我先从宗旨、构思与布局几方面,总结一下我的导演理念。宗旨:重造一个昆曲的舞台新形象,以青春主打(故事、演员、观众),追求现代美(表演、舞台、音乐)与古典
《天边的红云》喜摘“荷花奖”舞蹈诗组金奖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蹈诗  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  荷花  金奖  牡丹亭  《震撼》  舞剧  歌舞团 
描述:组金奖。从本届起,两年一度的“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将连续三届落户上海举办。
庆贺中央芭蕾舞团建团50周年 芭蕾舞剧《牡丹亭
作者:叶进  来源:舞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芭蕾舞团  芭蕾舞剧  牡丹亭  建团  中央  周年 
描述:庆贺中央芭蕾舞团建团50周年 芭蕾舞剧《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热演探析
作者:李锦航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  昆曲  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  观众  观众  白先勇  白先勇  探析  探析  中国大学生  中国大学生  昆剧  昆剧  文化范式  文化范式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台北首演以来,所到之处好评如潮,被观众赞誉为昆剧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范式。尤其是它走进高校,在中国大学生中产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评昆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作者:骆珞  来源:金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封建礼教  柳梦梅  爱情自由  相思  人物形象  追求爱情  个性解放 
描述: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是作者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杜丽娘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有着对爱情执著的追求和对礼教的彻底反对,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为中国古代文学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表演艺术  中国文化  新美学  文化认同  西方文化  玉簪  大学生  观众 
描述:现在是21世纪,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何处,如何自处?制作昆曲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19世纪古典文化衰微之后,20世纪受到西方文化如此大的冲击,我们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我在国外看了非常多的各种戏剧艺术和表演艺术,但回头一看,呀,最美的那朵牡丹花开在我们自己的后院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