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39)
报纸(905)
学位论文(537)
图书(133)
会议论文(1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31)
地方风物 (1146)
宗教集要 (143)
地方文献 (143)
非遗保护 (36)
才乡教育 (18)
文化溯源 (11)
红色文化 (4)
按年份分组
2014(594)
2013(250)
2012(311)
2011(281)
2001(55)
2000(35)
1999(59)
1994(40)
1993(30)
1992(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718)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0)
矿床地质(9)
华东铀矿地质(7)
科技信息(6)
地质出版社(4)
地质与勘探(4)
广东化工(1)
科技广场(1)
科学时代(1)
铀矿沙洲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作者:王蕾 张树明 蒋振频 郭国林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成矿深度  成矿深度  沙洲铀矿床  沙洲铀矿床     
描述:度的规律性不甚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密度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利用流体包裹体方法获得的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分别是578m和537m,矿床形成后遭受过较大规模的剥蚀作用,其剥蚀深度大约在190~240m之间。
铀矿成矿综合模式研究
作者:张万良 余西垂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矿综合模式  成矿综合模式  找矿预测  找矿预测     
描述:遭受了强烈剥蚀,矿西北部是找矿预测的靶区。
铀矿邹家山矿床矿石矿物组成研究
作者:刘若熙 孙占学 胡宝群 王志华 王运  来源: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物  铀矿  黄铁矿  微生物浸出  电子探针分析 
描述:要呈细脉状、浸染状、不规则团状、颗粒状、斑点状分布,多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部分铀矿物生长于黄铁矿;铀含量与P2 O5、TiO2和CaO等含量呈正相关;该铀矿石中黄铁矿含量较高,部分铀矿物赋存于石英颗粒裂隙及裂缝中,有利于微生物浸出.磷灰石含量高是酸耗量高的原因,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可影响矿堆渗透能力.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微生物浸铀工艺、提高微生物浸铀效率提供矿物学依据.
铀矿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学信息对比研究
作者:张万良 刘德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学信息  侵蚀程度  找矿意义  铀矿 
描述:文章通过对铀矿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学信息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地质结构和矿床产出特征的不均一性和不对称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深部找矿及远景区扩大提供了新的依据.
江西铀矿山南矿区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与Sr
作者:陈雷 赵元艺 王宗起 刘妍 曹洁 定立  来源:地质与勘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江西铀矿山南矿区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与Sr
江西典型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意义
作者:张树明 曹寿孙 曾文乐 饶泽煌 谢国发 方欣 张莹 王蕾 张鑫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铀矿床  铀矿床      江西  江西 
描述:和-98 m标高平均深度为578 m和537 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 m、190~240 m、727~902 m之间。北西部地区的抬升剥蚀
热液铀矿富矿形成机制
作者:杜乐天 温志坚 刘正义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矿物相变、地幔流体与铀元素富集作用,富铀矿床还原性气场的存在与铀还原沉淀,成矿期铀、磷地球化学特征与特富矿成矿机理等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形成了寻找特富铀矿的一整套较完善理论
铀矿热流特征
作者:黄国明  来源: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温场  地温场  大地热流  大地热流  放射性生热  放射性生热 
描述:本文通过对铀矿放射性元素衰变热量的研究,阐述了矿热的性质;计算了放射性元素衰变热对大地热流、地温梯度及地温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射性元素的集中富集,改变了矿的地热结构,但是对地温场的影响
铀矿热液特征
作者:黄国明  来源: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温场  大地热流  放射性生热  铀矿床  矿化 
描述:铀矿热液特征
铀矿磷灰石与富矿形成的关系
作者:温志坚 杜乐天 刘正义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铀矿磷灰石与富矿形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