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60)
报纸(3414)
学位论文(141)
图书(71)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95)
历史名人 (3116)
地方风物 (7)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98)
2012(663)
2011(540)
2010(588)
2009(509)
2008(535)
2007(361)
2006(227)
2005(196)
按来源分组
光明日报(36)
艺术评论(18)
文化交流(15)
华文文学(12)
远见杂志(4)
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4)
紫禁城(3)
作文升级(2)
人民文摘(1)
书城(1)
从今解识春风面,肠断罗浮晓边——《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作者:郭梅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述评  述评 
描述:评述吴吴山三妇及其《牡丹亭》评本 ,充分肯定其理论价值。
时节
作者:叶楠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因斯坦  肥皂泡  想像力  牡丹亭  光斑    少年  小乘佛教  阿基米德  野草莓 
描述:人,往往是爱做美梦的,特别是在青少年时代。然而正值青春年华的作者却处于“无时节”。这是为什么呢?这篇写情绪的散文,虽无惊人之笔,但娓娓道来,随意而不失深刻,散缓而有次第,令人深思,惹人遐想。你做过
情、、幻
作者:毛小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人格理想  戏曲创作观  戏曲作品 
描述:、归于失败。 第二部分论述了汤显祖“因情成,因成戏”的戏曲创作观:“情”是戏曲审美的核心;“”是戏曲审美的途径;“真”是戏曲审美的追求。汤显祖的人生观和哲学思想是他的这一文艺思想
试论汤显祖的"二"
作者:姚晓菲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描述:深谙仕途况味的汤显祖在"为情作使"的意图下,创作了"二",因而"情"是这两部戏的表达宗旨."二"既展现了善情,又描写了恶情,并有意识的揭示了善情为恶情所吞噬的过程,从而对官场社会予以强烈的批判
与情铸就的人生丰碑——汤显祖“临川四”新探
作者:唐雪莹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  抗衡  激扬  回归 
描述:回归。由—情—理—真 ,演绎了汤显祖悲壮而又辉煌的一生。
汤显祖《邯郸记》校注
作者:吴秀华  来源:河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邯郸  邯郸  注释  注释 
描述:汤显祖《邯郸记》校注
论陈最良性格的多重性
作者:孙德林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最良  性格  塑造 
描述:陈最良这一角色固然有其"冬烘"的一面,但在他立体性格中,不乏有勤奋、笃实、忠诚、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在他身上除去可憎、可恶之处外,还有让人可怜、可叹的地方,甚至还有令人可敬、可赞的方面,汤显祖笔下的陈最良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复杂、生动颇有几分魅力的人物。
“临川四”与汤显祖后期思想的转变
作者:王卓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思想转变  佛教思想  儒家思想 
描述:汤显祖作为明代中后期的戏曲作家,他的思想有同时代人的特点———儒、释、道三者合一;但是这三者在他身上无法融合在一起,而是随时叠现,这也是与当时文人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在看他的"临川四"的时候,会
释戏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
作者:郑传寅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弗洛伊德  文艺创作  理论意义  汤显祖  古代戏曲  戏曲创作  戏曲批评  我国古代  梦境描写 
描述:李渔等踵事增华,使以释戏这一方法在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村官”应是“考”出来的
作者:仲维华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干部  中国  干部选拔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描述:最近,媒体沸沸扬扬地报道了某运输公司老板开着高档轿车参加“村官”选拔考试的新闻。和这位百万富翁—样慕名而来的还有—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女秀才”。其实富翁和骄子下乡当村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倒是该乡考试选拔“村官”的“创意”让人惊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