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3)
报纸(78)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1)
非遗保护 (25)
红色文化 (8)
地方文献 (4)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09(11)
2008(7)
2005(3)
2004(6)
2001(2)
2000(6)
1999(4)
1991(2)
1986(1)
1985(1)
按来源分组
晋阳学刊(2)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老区建设(1)
语文教学与研究(1)
读书杂志(1)
中国民族博览(1)
朔方(1)
求索(1)
社会科学战线(1)
儒藏论坛(1)
陶诗“枯槁”说辨
作者:李华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薮》  胡应麟  陶渊明诗  杜甫  评论  田家语  陈师道  《养一斋诗话》  苏轼 
描述:关于陶渊明诗的特色,前人颇多精当的评论。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陶诗“枯槁”。明胡应麟《诗薮》认为这种看法出于杜甫。他说: 子美之不甚喜陶诗,而恨其枯槁也;子瞻剧喜陶诗,而以曹、刘、李、杜俱莫及也。二人者之所言皆过也。
作文命题:应是“无疑”应许“
作者:王炎斌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文命题:应是“无疑”应许“
《泊船瓜洲》议述略
作者:张汉清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述略  王安石  诗坛  名篇  老师 
描述: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蜚声诗坛、传诵不衰的名篇。对于这首诗的具体理解自古至今都有分歧,这儿选择一二供老师们参考,以免翻检之劳。[第一段]
“文采派”之于汤显祖辨
作者:郑小雅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采派  临川派  情采派 
描述:人们通常称汤显祖为“文采派”,认为“临川派”等于“文采派”。本文拟从“文采”本义、汤显祖的戏曲主张与剧作精髓以及前人评论三方面入手指出这种认识的错误与源由,并提出“情采派”的称谓。
《巽斋先生四六》作者辨
作者:杨世文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巽斋先生四六》  危稹  欧阳守道  中国  生平  宋朝  历史研究  古代典籍 
描述:北京图书馆藏有宋刻本《四家四六》。所谓四家,即壶山、腥轩、後村、巽斋。在宋代,别号巽斋者至少有危稹和欧阳守道二人。《中国丛书综录》将其中的《巽斋先生四六》的作者确定为欧阳守道。这是存在问题的。
清代曲家年考辨
作者:陆勇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曲家  生平事迹  考辨  生卒年  石庞  徐善  谢元淮  陈于鼎  陈轼  陈贞禧  宋敬舆 
描述:清代许多曲家,其生平事迹往往湮没不彰;其生卒年,在清人的戏曲书录中,也常常失载。而检索近人编纂的一些戏曲专著和工具书,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华书局,1996年)、《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等,相关的记载又或
“天下之中”与周公测影辨
作者:张强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下之中  周公  日中测影  洛邑  《周礼》 
描述:“天地之中”的“地中”,即“天中”在地面的映射。西周时期,洛邑地区作为“天下之中”则常被表述为“土中”或“地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非一个纯粹的自然地理学概念,而是政治地理性概指概念。
高中音乐鉴赏"进"教学探究
作者:曾祥军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探究  音乐鉴赏  高中  主观唯心主义  教学实践  哲学家  陆九渊  教育家 
描述:南宋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学贵有则有进”的思想。
于有处释疑,无疑处设——谈质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周继光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法  训练思维  发展能力  开发智力  填鸭式  陆九渊  理想境界  识记 
描述:讨旨在追求“打好基础、发展能力、开发智力、训练思维”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思索、释疑的领悟和进步的喜悦中,形成、保持和发展最佳的求学热情,我们每一
戏曲声腔的“活化石”——广昌
作者:段学文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广昌县  活化石  孟姜女  海盐腔  弋阳腔  南戏  剧团  江西省  唱腔  剧种 
描述:每年七八月间正是一年农事最忙时,然而在广昌县甘竹镇刘家农民剧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华灯初上之时,剧团内灯火通明、鼓乐喧天,演员们在白天田间劳作之后又不顾辛劳排练戏。剧团团长谢良生高兴地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