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微风拂轻尘 小荷幽香:晏殊《破阵子》赏析
作者:范新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抒情主人公  采桑  北宋前期  微风  黄鹂  日长  梨花  飞絮  少女形象 
描述: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字
从“楼心月”“底风”到“落花”“微雨”:试论小山词之妙用
作者:冯婵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气状况  小山词  描写  “落花”  妙用  晏几道  情景交融  情感抒发 
描述:描写来创造出奇特绝妙的艺术效果。笔者试图从天气描写的角度分析小山词,对其词中家喻户晓的名篇警句做些许新视角解读的尝试,以窥探晏几道精湛绝伦词艺之一二。一、虚写天气而得其神概括说来,《小山词》中关于天气状况的描写有重虚写和多泛写的两个特点。所谓虚写是取天气状况之神韵,借用天气词汇叙写其他事物和情景,以达到一种巧妙的表达效果。比喻是虚写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把天气作为喻体与其指向的本体直接对应的修辞手法。简而言之,虚写就是借天气写它物。小晏关于天气词汇的比喻通常是注重取其形似,而虚写的关键则是在于把握其神。即摹写的重点并非是字面上的天气细节,而是取天气状况之情韵,结合丰盈的情感将其虚化。如果说如周邦彦、秦观善作工笔画,那小晏则长于取其神韵的写意渲染。如晏几道的名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
沿活动边缘梯型三角洲几何形状及其与张性断层的关系
作者:G.Poulimenos 萧庆维  来源:海洋石油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积层  横移断层  三角洲层序  顶积层  三角洲沉积  张性断层  地堑  冲积扇  活动边缘  中三角 
描述:不同的沉积相。
杜璞昆曲——《牡丹亭》组画
作者:暂无 来源:镇江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杜璞昆曲——《牡丹亭》组画 □ 邵 彦 油画家杜璞生长在文脉悠久的江苏镇江,求学于“六朝古都”南京,1999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沈行工教授),毕业后回镇江专事油画创作
论《中人》与《牡丹亭》中“情”的异同
作者:刘爽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人  牡丹亭    异同 
描述:通过对吴炳《中人》和汤显祖《牡丹亭》在故事和思想层面的比较,说明二者表达“情”的过程中,相同之处在于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希望打破封建的束缚。不同之处在于《中人》表达的情细腻,委婉而曲折;《牡丹亭
相山公园里的“树洞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公园里的“树洞”让不少游客的眼睛一亮。 晨刊讯3月31日下午6时许,记者在相山公园东门内,看到一些路边树木树洞处有了靓丽的点缀,五彩斑斓,很是好看,走近发现原来是“树洞”。 记者
郭煌璧乐舞研究
作者:郑汝中  来源:甘肃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郭煌石窟  壁画  音乐史  研究  郭煌石窟  壁画  舞蹈史  研究 
描述:郭煌璧乐舞研究
论李瑞清及其诗、书、
作者:邹自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瑞清  诗歌  书法  美术  教育 
描述:一所师范大学。关于李瑞清的研究,学术界目前还鲜有论述,本文予以初步展示,以补此项研究之阙。
论李瑞清及其诗、书、
作者:邹自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瑞清  诗歌  书法  美术  教育 
描述:一所师范大学。关于李瑞清的研究,学术界目前还鲜有论述,本文予以初步展示,以补此项研究之阙。
女孩汪瑶:只能用诉说自己
作者:暂无 来源:海西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都变得陌生,而语言能力也不再受自己控制。 但生活的困境并未使汪瑶丧失信念,她打开了另一窗,并渐渐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