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771)
报纸(3719)
学位论文(137)
图书(111)
会议论文(7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418)
地方文献 (322)
地方风物 (17)
文化溯源 (16)
红色文化 (16)
非遗保护 (13)
宗教集要 (9)
才乡教育 (5)
按年份分组
2014(872)
2012(481)
2006(298)
2005(192)
2002(99)
1997(102)
1996(100)
1988(63)
1981(3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67)
中华戏曲(30)
中国文学研究(9)
兰台世界(5)
河北学刊(3)
江西高校出版社(2)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长沙大学学报(1)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艺谭(1)
汤显祖的澳门情结
作者:张必忠  来源:知识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的澳门情结
为爱而死的朱丽叶和为爱复苏的杜丽娘──中外名著为爱殉情的典
作者:杨兆秀 左春艳  来源: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朱丽叶  汤显祖  杜丽娘 
描述:朱丽叶与杜丽娘都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光辉典型;她们的爱情悲剧既有同情,又有殊异性。
从事古籍整理须有敬业精神:读《汤显祖全集》有感
作者:程毅中  来源:书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中国  古籍整理 
描述:从事古籍整理须有敬业精神:读《汤显祖全集》有感
烈艺术简介
作者:暂无 来源:东营日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烈艺术简介 烈,1940年生于黄河尾闾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酷爱书画,青年 时代开始专攻国画,日夜临习钻研各类画品,游历名山大川数十年, 悟性渐高,画艺日进,其写意竹兰享誉一方、画家本人亦有
楠:这是真实的我
作者:亚尼  来源:新体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实的我  运动员  王相  乒乓球  亚运会  小辫子  孔令辉  邓亚萍  精神好  文艺界 
描述:我们又见面了.对我来说,办“偶像出场”是一种享受,一份快乐;希望“偶像出场”对于你,是一个圆梦的地方;希望它能胜任你30天的期待,每当你读起它,心中就充满欢乐……
汤显祖、梅鼎祚剧作的腔调问题:兼与徐朔方先生商榷
作者:苏子裕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南戏声腔  临川四梦  玉合记 
描述:南戏诸腔发展史将大有裨益,对认识和解释戏曲史、音乐史乃至文学史上的某些疑难问题亦有重要作用。
历史名人与澳门
作者:黄德晟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  历史名人  林则徐  康有为  文天祥  《知新报》  《海国图志》  汤显祖  维新变法  《牡丹亭》 
描述:父母
世纪末的盛举:新版昆剧《牡丹亭》观后答友人
作者:赵莱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新版  世纪末  柳梦梅  杜丽娘  观众  原著精神  文化名人  汤显祖 
描述:友人从外地来函,询问《牡丹亭》演出之景况。关切之情,令人感动,抽入院疗疾之间隙,草答如下: ▲《牡丹亭》演出的消息已见诸报端,无缘前去观赏,憾甚!很想知道该剧演出的情况和你观剧的感受……
论冯梦龙的情感美学观
作者:黄南珊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情感美学观  本体论  情本论  情理之辨  情教论  美学思潮  汤显祖  个性自由  平等互爱 
描述:。“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②。这里肯定情生万物、情之不灭和情之本真,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把情感视为世界存在的终极本原和一切生命创造的原动力,将情抬到创化万物的本体论高度。情为万物本源,万物以情为本。这样,就把情感置于至高无上地位和赋予其以氤氲化生的力量,以情为最高实在本体,把情作为宇宙和社会人生的根本法则,因而情被提到了形而上高度而具有本体论意义,但又是一种超验性抽象性的精神实体。冯梦龙认为,情不但高于万物派生万物,而且贯通万物感化万物,成为维系人类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的纽带。人类社会、人际关系因“情通”、“情化”而整合、协调地发展。情不但生化万物和感化万物,而且灵化万物和醇化万物,“情主动而无形,忽焉感人而不自知”,具有“圣灵”化、激活化、升华...
《邯郸记》本事考及主要版本
作者:李晓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枕中记》  汤显祖  吕洞宾  《邯郸梦》  《太平广记》  卢生  唐人小说  沈既济  元明杂剧 
描述:汤显祖《邯郸记》本于唐人小说沈既济的《枕中记》,但作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借卢生邯郸一梦的躯壳,以铺明代社会封建政治腐败的实况,并使之戏剧化。汤显祖的《邯郸记》一出,其影响远远超过同类题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