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89)
期刊文章(4527)
会议论文(79)
学位论文(9)
图书(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86)
地方文献 (15)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76)
2009(232)
2008(238)
2004(167)
1998(104)
1996(111)
1995(119)
1994(84)
1986(83)
1981(40)
按来源分组
其它(77)
楚天都市报(2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5)
吉林日报(5)
经济师(5)
南充日报(4)
天津老年时报(3)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徐闻史志(1)
上海博物馆集刊(1)
肝癌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因素分析
作者:薛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肝癌  手术部位感染  并发症  肝癌切除术 
描述:istic分析结果表明肝癌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形成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AST>40U/L,OR=2.780,95%CI:1.104-7.620,P=0.047;术后血糖控制不良;OR=8.730,95%CI:3.232-23.581,P<0.001;术后胆汁瘘,OR=4.824,95%CI:1.506-15.451, P=0.008。 结论: AST>40U/L、术后血糖控制不良、术后胆汁瘘等3个因素为肝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分阶段控制危险因素,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确保手术安全。
王安石的质朴俭与蔡京的腐朽侈靡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如果像今天的人们动不动就喜欢给名人个榜的话,那么王安石和蔡京一定名列前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宋一代,这是两个非同寻常、确确实实了不得的人物。一者,两人都是北宋之重臣,同朝为相,权倾朝野
悟得梅派真谛:李胜专场演出观感
作者:张正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形式  汤显祖  杜丽娘  观众  性格刻画  丰富和发展  中国戏曲  艺术形象  内心冲突  艺术形式 
描述:悟得梅派真谛──李胜专场演出观感张正芳李胜的专场演出,为首都舞台送来了清新典雅的轻风,驱散了6月的暑热。走出剧场许久,4个不同女性的艺术形象仍萦绕于胸,作为一个久别舞台的老演员,深为京剧能有
《黃帝内經太》撰注考略
作者:李鴻逵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医    杨上善  清代中叶  教学研究  新校正  黄帝  灵枢  考略  徐春甫 
描述:所以金、元以后的医家,多以《問》、《灵枢》作为兰本,或注解笺释,或分类合纂,以供教学研究之用,而对于《太》則很少研究。我们知道,现存的《問》,曾經全元起、王冰两度改編,全氏
关于宫然《明妃出塞图》题诗者张锡
作者:张耀宗  来源: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郭沫若  七言  文物  白文  明末清初  图章  古风  作者  谪仙 
描述:",
HPLC法测定复方黄松洗液中蛇床子的含量
作者:檀时新 王小兵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方黄松洗液  蛇床子  HPLC 
描述:论: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复方黄松洗液的质量控制。
天麻注射液治疗紧张性头痛80例
作者:吴宏生 单亚利 刘景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  天麻注射液  布洛芬 
描述:天麻注射液治疗紧张性头痛80例
学者的心应是出家的僧——兼谈整肃当前浮躁的学风
作者:刘道玉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风  曹雪芹  齐白石  做学问  出家  红楼梦  执著精神  学者  玄奘  科学家 
描述:学者的心应是出家的僧——兼谈整肃当前浮躁的学风
《金瓶梅》作者应是胡忠
作者:毛德彪  来源:临沂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作者  花当阁丛谈  王世贞  门人  胡忠  善说评话  笑笑生  兰陵 
描述:条件,更主要的是胡忠可以解开长期困扰人们的《金瓶梅》与王世贞关系之谜。《花当阁丛谈》记载的胡忠,善“解客颐”,常能引起“座客皆大笑”,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笑笑生”。《胡氏家谱》中的胡忠,与王世贞家的胡忠若为一人,笑笑生冠以“兰陵”亦迎刃而解
怀川文脉三世黄堂的府城王家
作者:王保成  来源:焦作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府城王氏祠堂位于中站区府城街道府城村东西中心大街东段路北侧。王氏祠堂山门早被拆毁,东西配殿是世纪初翻建的,所用材料还是原物。而正殿和配殿则是清代建筑。在拜殿的落架梁上,刻有最后一次的重建时间 “时大清嘉庆捌年”。王氏族人王景常老先生告诉我们,大殿创修于永乐五年(1407年),重修于景